&ep;&ep;“阿骨打,你够了,秦国使臣来了,我听见了!”

&ep;&ep;“你以为人家闲得没事干,千里迢迢跑来,就为了看你笑话的?”

&ep;&ep;滇王一声呵斥,瞪着阿骨打说道。

&ep;&ep;“王兄莫要生气,这秦国的确没那么无聊,千里而来,就为看一个笑话。”

&ep;&ep;“但秦国狼子野心,举目共睹。此前那秦国皇帝驾临西南,压得各国俯首,但我看得出来,这绝不仅仅是秦国要的结果,秦国要的不仅是臣服,而是彻底收服!”

&ep;&ep;“此番秦国再次进入西南,怕是就为了奔着这个目的而来的吧!”

&ep;&ep;在滇王身旁,公主阿瑶柔声说道。

&ep;&ep;“哎……”

&ep;&ep;滇王摇头,轻轻叹息一声,道:“这一点,我又岂能看不出来?”

&ep;&ep;“秦国没错,错就错在,面对强大的秦国,西南各国无力抗衡,我滇国更是无力抗衡啊。”

&ep;&ep;“错就错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弱者注定只能被强者制裁。”

&ep;&ep;“如今不管秦国的来意是什么,既然来来,那就见一见吧,免得失礼于人,落人口实!”

&ep;&ep;“再则,如今的滇国,早已经名存实亡。经此一役,就算韩信灭不了滇国,滇国也注定不复存在。这是事实,永远无法改变。”

&ep;&ep;“以后的滇国,终究属于秦国。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何故还要开罪秦国?”

&ep;&ep;说着,滇王抬头看向那守将,道:“对方来了多少人,使臣姓什名谁?”

&ep;&ep;那守将闻言,连忙道:“回禀大王,来人队伍三千,使臣自称公孙谈,与大王和将军认识!”

&ep;&ep;“三千人,公孙谈,那就是秦国使团无疑了,去吧,开门迎接,让他上来见本王!”

&ep;&ep;滇王点头,说话间,挥了挥手,对那守将说道。

&ep;&ep;虽然他现在已堪称亡国之君,但亡国之君也是君,大秦再强,使臣终究是臣。从来都只有臣来见君的,还没君去见臣的。

&ep;&ep;到了这一刻,滇王更加注重这些从大秦学来的君子利益。

&ep;&ep;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滇王应该仇恨大秦,毕竟大秦辜负了他的君子之交。

&ep;&ep;可实际上,真正的君子,又岂是这般小心眼之人?

&ep;&ep;动则发怒的气量,那不是君子气度,连一点事都不去想的,那也不叫君子。

&ep;&ep;说句好听的,那叫老实人!说不好听一点,那就叫傻子。

&ep;&ep;君子和傻子的区别在于,傻子没有足够的见识,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

&ep;&ep;看似傻子什么都不计较,很开怀的模样,实际上只因为脑子根本转不过来,除了傻乎乎的,想什么都没用。

&ep;&ep;正所谓想了想不明白,想明白也做不明白,想不明白做不明白,偏偏还要纠结一生去想明白,结果还是一生都想不明白,最后安慰自己一声,自己曾经努力过。

&ep;&ep;然,终其一生,却没想过换个思想,迂回而行,这就是傻子的最大特征。

&ep;&ep;而君子不一样,君子,能想能做,做好做坏不打紧,不过一个结局。

&ep;&ep;最主要是,君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把一件事情想的通透,最后坦然接受。

&ep;&ep;不管结局是好是坏,反正都已经发生了,想明白,那就顺其自然的接受。

&ep;&ep;至于仇恨,痛苦,这些东西想来,又有何用?此乃君子心态。

&ep;&ep;君子顾大局而不失体统,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风光也好,屈辱也罢,皆可一笑而过。

&ep;&ep;责备别人,不如学会体谅别人。

&ep;&ep;或者说,仇恨别人,不如理解人心以及人性,这才是真君子。

&ep;&ep;而滇王,正是这样的真君子!

&ep;&ep;对于大秦之前都所作所为,滇王曾经也心怀怨恨过,觉得自己君子以诚待人,是否可笑,最终迎来这样的结局。

&ep;&ep;因此,他钻进了牛角尖,许久难以自拔。

&ep;&ep;但转而一想,若有朝一日,自己有机会开疆拓土,自己又岂能心软?

&ep;&ep;人性向来如此,没谁会面对利益而不动心,君子同样如是。

&ep;&ep;唯一不同的是,小人为了谋利,不惜一切代价。而君子为利,确实手段光明,英雄坦荡。

&ep;&ep;回想大秦所作所为,虽然大秦的手不知不觉间伸进了西南,虽然嬴守曾以一己之力压得西南各国喘不过气来,可别人也没做出任何对不住滇国的事,顶多只是稍微利用了一下滇国而已。除此之外,更从没在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