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当初,长城一站,匈奴百万大军打赢了,却是惨胜。

&ep;&ep;今日,他麾下三万匈奴大军,同样挡不住秦军的步伐,就如同当初十几万守卫军,挡不住百万大军的步伐一样。

&ep;&ep;可今日,就算秦军胜,同样也是惨胜。

&ep;&ep;当初,秦军能打出那般辉煌的战绩,其中原因很多,至今,达尔帕方才想明白。

&ep;&ep;第一,匈奴长城后面就是雁门关。杀进雁门关就是赵地,而跨国赵地之后,就是秦川。

&ep;&ep;当初镇守长城的,可都是实打实的老秦人,岂能容忍匈奴肆意践踏自己的国土,家园?

&ep;&ep;为了保护秦川父老,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故土亲人,他们只能拼命。

&ep;&ep;第二,镇守长城的守卫军,他们没有任何援军,他们是绝望的,是孤军奋战!

&ep;&ep;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ep;&ep;尉缭子一个承诺,换来所有人的希望。

&ep;&ep;当然,这个希望,需要所有人的命去换。

&ep;&ep;那希望就是爵位,他们没有救援,就只能孤军奋战。打到最后,除非逃跑,否则,一个也活不了。

&ep;&ep;如此一来,家中的亲人就成为了他们的牵挂。

&ep;&ep;可这个时候,尉缭子以爵位奉养他们的家人,他们彻底无牵无挂,只管拼死一搏,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ep;&ep;今日,匈奴面对的情况同样如此。

&ep;&ep;他们没有援兵,他们只想回家,只想好好吃顿饱饭。

&ep;&ep;可秦军无休止的追杀,注定让他们连这简单的愿望都无法达成。

&ep;&ep;所以他们需要拼命,以命搏命,只有击退秦军,他们才有一线生机,才有坐下来吃饭的机会。

&ep;&ep;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上演着同样的绝望,同样的拼命。

&ep;&ep;两军交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ep;&ep;此时的滇地大军,凶猛强悍不可一世。那是来自于血液中的战斗意志,强大而令人震撼。

&ep;&ep;然而,绝望中的匈奴人,比他们更加疯狂,比他们更加凶悍。

&ep;&ep;连番的厮杀中,面对绝境的匈奴大军,秦军竟讨不到丝毫便宜。

&ep;&ep;……

&ep;&ep;冷风吹,黄沙扬起,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ep;&ep;那冷风,带着淡淡的血腥味,飘向远方,令人作呕。

&ep;&ep;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夜越来越深,月亮也在慢慢沉下去。

&ep;&ep;渐渐的,天色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中,战场上,敌我双方,甚至已经分不清楚谁是敌人,谁是友军。

&ep;&ep;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样的黑暗,足以让人生出恐惧。

&ep;&ep;另一边,黑暗中,正在行军的柑鸿,看着彻底漆黑下来的天色,一声令下,大军旧地驻扎休息。

&ep;&ep;而此时,这里距离战场,不足三十里。

&ep;&ep;三十里,说远不是很远,但却足以掩盖任何痕迹,哪怕是战争带来的血腥味。

&ep;&ep;五万大军,在黑暗中就地歇息,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的时间过去。

&ep;&ep;终于,天色微微发亮,黎明的曙光终于到来。

&ep;&ep;“怎么回事,这段将军的捷报怎么还没传来?”

&ep;&ep;军队中,自昨天和段虎分开后,柑鸿就一直行军缓慢。

&ep;&ep;他在等,等待段虎的消息,等待段虎的捷报。

&ep;&ep;然而,这已经过去五六个时辰了,却不见段虎的传令兵前来报捷,这让柑鸿心中莫名生出一种担忧的情绪。

&ep;&ep;“来人,组织斥候,立刻前面查探!”

&ep;&ep;看着天色浮现的鱼肚白,柑鸿骤然一声令下,立即有人领命而去。

&ep;&ep;很快,数百骑斥候纵马而去。

&ep;&ep;柑鸿也不闲着,在斥候离开后,他也跟着起身,一声令下,大军纷纷上马,继续不快不慢的前行着,朝着前面而去,距离战场越来越近。

&ep;&ep;没走多远,也没走多久,差不多两刻种后,大军前行已经十五六里路。

&ep;&ep;就在这时,只见前方,一匹战马疾驰而来。

&ep;&ep;斥候纵马来到柑鸿跟前,翻身下马,脸色一片惨白,焦急道:“报,骑兵大将军,前面,段将军已经和匈奴大军开战!”

&ep;&ep;那斥候一脸紧张之色,说话间,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刚才看到的场面,让他心潮滂湃,心中情绪起起伏伏,莫名的恐惧席卷而来,让他心惊胆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