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陛下,按照您一开始的想法,这场战争的进程应该是怎么样的?”

&ep;&ep;从粮食丰收谈到战争,南燕虽然不太懂战争,但匈奴和东胡,联合上暗秦的力量,总共四五百万大军,最后却打成这样。傻子都能察觉得出来,这其中必然有什么不对。

&ep;&ep;忍不住的,南燕开始细问起来。

&ep;&ep;这种细问,算不得参政,只是一种好奇,一种请教。

&ep;&ep;嬴守看了南燕一眼,望着她那十分不解的模样,知道她心中在想些什么。

&ep;&ep;“按照正常的战争进程,匈奴与东胡联军一处,势大于天,无人能敌。再加上暗秦之力,三方完全可以里应外合,无需那般急躁拼命!”

&ep;&ep;“因当塞外大军兵临城下,内里暗秦里应外合,完全可以避免大半伤亡,拿下我大秦边军。至此,三四百万大军汇聚关内,纵横来去!”

&ep;&ep;“这个时候,大秦基本上就等于亡国了,想要获得生机,唯有依靠中原民心,再建反击之力,方有可能!”

&ep;&ep;迟疑片刻,嬴守把当初已经设定好的战争模式一五一十的说出。

&ep;&ep;“这般说法,我大秦必然亡国,为何陛下却丝毫不着急的样子,连招兵之事都省了?”

&ep;&ep;闻言,南燕更加不解了。

&ep;&ep;按照道理,真要如此,嬴守应该想尽办法应对才是。可实际上,嬴守从来就没在这些事情上操心过。

&ep;&ep;“皇后以后会明白的!”

&ep;&ep;对于这个问题,嬴守不能回答南燕,也无法回答南燕。

&ep;&ep;他总不能说,就算大秦灭了,江山别人也拿不走吧?

&ep;&ep;这种事情说出去,傻子都不相信。

&ep;&ep;可实际上就是如此,这本身就是一场博弈的开始。

&ep;&ep;从一开始,博弈双方都在忍让。

&ep;&ep;嬴守在忍让,是因为想要借用外力,把已经拿下的中原、南境、西南各地,打造成铁板一块。

&ep;&ep;在战争的席卷之下,大秦各地百姓,都将遭受波及。只有受到外人的侵扰,各地百姓才能彻底忘记与大秦的仇恨,彻底与大秦抱成团。

&ep;&ep;这一点看似没必要,实际上,想要一统天下,本身就要军民同心才行。

&ep;&ep;就拿咸阳城做比喻,曾经的大秦,尚未一统六国时,无论商鞅变法之前也好,商鞅变法之后也罢,大秦都是武风顶盛。一听问外敌侵袭,秦人必将举起武器反击。

&ep;&ep;可如今的咸阳城,早已混居六国百姓,其中,秦人反而十分稀少。

&ep;&ep;一百个人里面,怕是都不见得能找到一个老秦人。

&ep;&ep;没办法,当年的秦国再强,老秦人也就那五六百万,一百多万充军征战天下,数以百万,移民戍边,为大秦计安天下。还有百多万老秦人,全部迁徙南境百越,用以改变当地人的思想文化。

&ep;&ep;至此,秦关内的老秦人,所剩不足十之一二。

&ep;&ep;曾经,六国合纵联军,多次杀到大秦境内,百姓处处皆兵。可如今,叛军杀入咸阳城,不见任何百姓反抗,只知道逃命。

&ep;&ep;这就是如今大秦与曾经大秦的差别,一个是经常遭受外力碾压,彻底融为一体的大秦。

&ep;&ep;一个是因为容纳各方天地,分散力量,让人没有归属感的大秦。

&ep;&ep;为了让如今的大秦,也能变得如同曾经的大秦一般凝聚民心,嬴守只能借用匈奴和东胡,以及暗秦的力量来淬炼大秦,让其完全融为一体。

&ep;&ep;因此,摆在匈奴和东胡,以及暗秦势力面前的,处处都是机会。

&ep;&ep;结果到好,嬴守这边的忍让,已经达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另一边的忍让,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ep;&ep;对于这场战争,天门那边,简直就跟玩似的。

&ep;&ep;嬴守当然知道,这场战争,从来都不是天门,或者说,不是天门那位想要的。但他的做法,简直太明显了。

&ep;&ep;完全就是在把东胡、匈奴和暗秦的力量当作儿戏,自我坑杀。以至于一场场大战下来,秦国这边,不禁没有丝毫危险,反而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ep;&ep;这其中,固然有着大秦内部人才济济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天门这边的故意舍弃。

&ep;&ep;所以打来打去,打到最后,战争也就成了这个样子。

&ep;&ep;正当嬴守与南燕交流之际,突然,大殿外,一道身影一闪而过,来到大殿中。

&ep;&ep;“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ep;&ep;那身影身着黑袍,遮盖全身,一出现,立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