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笃笃笃……”

&ep;&ep;正当萧何忙碌之际,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

&ep;&ep;萧何依旧低头整理公文,嘴中却道:“进来吧!”

&ep;&ep;房门打开,萧府管家萧远走进书房。

&ep;&ep;自当初萧清河被乱军藏在乱民中被刺身亡后,萧远也就成了萧何的新管家。

&ep;&ep;“萧远见过大人!”

&ep;&ep;萧远来到书房,拱手作揖,不疾不徐,颇为有礼的拜见。

&ep;&ep;“何事?”

&ep;&ep;萧何还在忙碌,身为大秦相国,万事都得做好表率。就算再着急的事,都得平和处理,不得慌里慌张,以彰显相国府之威仪。

&ep;&ep;因此,这萧远虽然平和,但萧何知道,必然有什么急事,否则他不可能在自己批阅奏折的时候前来打搅。

&ep;&ep;毕竟这批阅奏折之事,那才是头等家国大事。每一本奏折,都事关万千百姓的安危。没有急事,谁敢打搅,那就是找死。

&ep;&ep;“回禀大人,方才城门打开,一支队伍进入咸阳!”

&ep;&ep;萧远拱手,不疾不徐道。

&ep;&ep;“哦,现在什么时辰了,怎么城门还会打开?”

&ep;&ep;萧何提起毛笔,在折子上批阅定案,放下后,方才抬头,皱眉问道。

&ep;&ep;“回禀相国,此时已近子时,城门关闭也差不多三个时辰了!”

&ep;&ep;萧远知道萧何询问时辰是什么以此。

&ep;&ep;此时此刻,事态着急,若是常人,早就一口气把剩下的话都说完了。

&ep;&ep;但萧府有萧府的规矩,说话得一步步的按部就班来。

&ep;&ep;用萧何的话来说,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说话,同样要一句一句的说。

&ep;&ep;无论是何等大事,事缓者圆,慢也有慢的好处,从中可以找出各种逻辑。

&ep;&ep;当然,这萧府的规矩究竟是什么逻辑,别人也不清楚。

&ep;&ep;不过有一点倒是颇得百官认同,至少如此规矩,谦逊有礼,整个相国府,俨然成为大秦礼法之代表,堪比太傅府。

&ep;&ep;“城门关闭,咸阳宵禁,怎会无缘无故开门?不知来者何人?”

&ep;&ep;萧何皱眉,从城门这个时候突然开启,就能知道来人必不简单,定然重要。

&ep;&ep;“回禀大人,太傅大人回来了。同时到来的,还有皇帝陛下圣旨!”

&ep;&ep;萧远老实的站在萧何面前,沉声说道。

&ep;&ep;“哦,太傅大人终于回来了……那还等待什么?还不快快准备,随本相前去迎接太傅?”

&ep;&ep;萧何闻言,顿时起身。

&ep;&ep;这太傅回来,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ep;&ep;随同为三公,但太傅的年纪和资格摆在那里,那可是天下师者,他在太傅面前都得称一声晚辈,倘若不去拜见,或许不会落人口舌,但去了总比不去的好。

&ep;&ep;再则,虽然这些时日,因太傅召集江湖豪杰之事,引得朝堂上不少人心有想法,但想法再多,该做的依旧得做。

&ep;&ep;“不对,你是说太傅与圣旨一同到来,这是什么意思?”

&ep;&ep;突然,萧何眉头微皱,抓到了事情的关键点。

&ep;&ep;这话一句一句的说,就是有这点好处,话没说完,很多重点都已经抓住。

&ep;&ep;不像很多人,一番话一口道出,说完了,却让人抓不住关键点。

&ep;&ep;“大人,据说,太傅大人是以传旨钦差身分回来的。目前,正赶往兵部尚书府,似乎要对君无忧君大人宣读圣旨!”

&ep;&ep;萧远得到垂问,立刻把剩下的话题说出。

&ep;&ep;“什么,传旨钦差?”

&ep;&ep;萧何眉毛一挑,顿时就乐了。

&ep;&ep;“好啊,我就说,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老太傅还在路上磨磨蹭蹭,怎么突然赶不及,大半夜的就日夜兼程赶来了,原来是被陛下逼着回来的!”

&ep;&ep;萧何摇头一笑,这话一句句说完,很多讯息,顿时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ep;&ep;首先,太傅是连夜进城的,由此可以断定,为了赶回咸阳,太傅叔孙通可谓日夜兼程。

&ep;&ep;要知道,此前叔孙通在燕地定局后,赶回咸阳的路程中,一路都在视察各地,可没有奔袭回来的想法。

&ep;&ep;如今突然日夜兼程,必然不正常。而皇帝让他传旨,这就说得过去了。

&ep;&ep;背负皇命,哪里还敢怠慢?

&ep;&ep;“大人,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