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麟儿拜见叔父!”

&ep;&ep;“麟儿来迟,麟儿隐瞒,还望叔父莫要怪罪!”

&ep;&ep;王麟走进大殿,一瞭衣摆,跪倒在叔孙通跟前,拱手拜道。

&ep;&ep;“来了就好,麟儿,来了就好。此番前来,你可带领了我秦国大军到来?”

&ep;&ep;叔孙通赶忙上前搀扶起王麟,一脸迫切的问道。

&ep;&ep;叔孙通是一个文臣,不熟悉沙场征战,但也知道,凭借五万江湖人士,想要拿下十万东胡狼兵,绝不轻松,甚至于根本没什么把握。

&ep;&ep;再则,如今他们要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是尼哈曼带领的这十万东胡狼兵,除这十万大军之外,还有四十多万大军在燕地各处,一旦汇聚而来,根本就不是这五万江湖人士所能抗衡的。

&ep;&ep;而且东胡可没有倾巢而出,否则再汇聚百万大军都不成问题,这种情况下,他唯一能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大秦出手。

&ep;&ep;“叔父,此乃军机要事,恕麟儿不能告知!”

&ep;&ep;王麟起身,一脸郑重其事道。

&ep;&ep;军机大事,除了军机处那几个人之外,谁也不能告诉。

&ep;&ep;如今,大秦的军机处算是瘫痪了,因此,在军机处中,也只有张良一人知道此战的计划和战略。

&ep;&ep;而军机处外,即便三公萧何,叔孙通,也不能告知,否则出现差池,谁也承担不了后果。

&ep;&ep;有些事,即便看似大局已定,但只要还没落幕,依旧可能发生变故,作为一国大军统帅,防备的就是这种变故。

&ep;&ep;“理解,老夫理解!”

&ep;&ep;叔孙通一愣,随即一脸苦笑,他知道,自己一届文臣,没有资格过问军机处的事。

&ep;&ep;不过今日王麟的到来,似乎已经表明了一切。他可是很清楚的,随着皇帝的离去,如今大秦的攻防重任就放在王麟的肩膀上。

&ep;&ep;可以说,王麟代表了整个大秦的军方,也代表了皇帝。他亲自到来这里,不是代表大秦和东胡的战争,还是什么?

&ep;&ep;“太傅大人,这位就是当初出使匈奴,大闹匈奴王廷的王麟小将军?”

&ep;&ep;就在这时,一旁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只见一个中年人阴沉着脸指着王麟对叔孙通问道。

&ep;&ep;其余人也纷纷看向叔孙通,脸色都很不好看,似乎还急着方才王麟所说的那番话,其中讽刺意味,耐人寻味。

&ep;&ep;“没错没错,这就是小侄。诸位,当年匈奴杀入我秦境,各路侠士汇聚,各家各派高手驾临会水城抵御匈奴大军,小侄王麟也有参与。”

&ep;&ep;“今日各路江湖豪杰汇聚对抗东胡,如此壮举,岂能少得了我家侄儿!”

&ep;&ep;叔孙通微微一笑,为众人介绍道。

&ep;&ep;“哦,这么说,小将军也是当年参战的高手之一。据我所知,当年四万江湖游侠,阻挡四十多万匈奴大军,杀敌十余万,数日城不破,这可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ep;&ep;“如今,我等自问高手云集,不熟当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从小将军口中说来,却毫无胜算,反而充满讽刺?”

&ep;&ep;那中年人乃是一众江湖侠士中,秋水山庄的庄主,水云天。

&ep;&ep;他一开口就对王麟咄咄逼人,倒不是说心胸狭隘,因为王麟的一句话而放不开,只是如今大战在即,王麟的话太影响士气了,一旦传出去,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不利,所以他必须怼回去,让人知道,此战必胜,只有如此,才能激励士气。

&ep;&ep;“没错,当年四万游侠,杀敌十余万,为何如今,我等却五万人,却遭如此讽刺?”

&ep;&ep;“说得对,小将军,可否给个交代?”

&ep;&ep;随着水云天话音落下,其余人立即跟着纷纷附和。

&ep;&ep;叔孙通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这大战在即,敌军兵临城下,岂是闹矛盾的时候?

&ep;&ep;他看了看王麟,也不由暗暗责备,觉得王麟有些托大了。

&ep;&ep;在场众人,哪一个的年纪不比王麟大?很多人,无论是年纪也好,辈分也好,都不是王麟所能相比的,这个时候,岂容他胡说八道?

&ep;&ep;当然,他也相信,若是如今王麟的身份报出,在场必然无人再敢说什么。皇帝陛下的托国大臣啊,连一个国家的重担都敢挑,还有什么是他不能说,不能做的?

&ep;&ep;叔孙通对着王麟使了个眼色,似乎是在告诫他,此时不适合闹矛盾,让他先解释解释,不要和这些人硬来,否则对大局不利。

&ep;&ep;毕竟江湖人说到底还是江湖人,什么所谓的侠士,平日里说起来很好听。

&ep;&ep;但终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