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今,尼哈曼担心的就是秦国有什么他想不到的举措。

&ep;&ep;但想想也不对,在观天台的观察下,秦国的一举一动,根本逃不掉他的耳目,难道秦国真的如此顾头不顾尾?

&ep;&ep;深吸一口气,尼哈曼还是决定相信天门,既然天门的观天台都没有消息,他操心再多也无用。

&ep;&ep;反正这是在为天门打天下,说起来他是天门一帝,实际上,他这天下跟他,压根就没有半点关系,稳扎稳打就行,犯不着操心那么多。

&ep;&ep;“报!”

&ep;&ep;“启禀大元帅,前方蓟城,突然到来大批人马!”

&ep;&ep;尼哈曼回到主位上刚坐下来,账外再度响起传令兵的声音,很快,一个东胡士兵冲进营帐,大声禀报道。

&ep;&ep;“大批人马?是秦军,还是中原江湖人士?”

&ep;&ep;尼哈曼盯着那士卒,沉声问道。

&ep;&ep;对于中原叔孙通号召江湖人士赶赴易水,汇聚蓟城的消息,他早就已经知道,所以才有此一问。

&ep;&ep;“回元帅话,是一群各色各异的江湖人士!”

&ep;&ep;那士卒拱手道。

&ep;&ep;“江湖人士,看来秦军是真的无法出手了,否则这叔孙通不可能真的亲自号召江湖人士抵御我军。”

&ep;&ep;“看来我真是中了那君无忧的毒,竟如此高估秦国。在这场博弈中,秦国注定要灭!”

&ep;&ep;尼哈曼喃喃自语,随即抬头,再度问道:“差不多多少人!”

&ep;&ep;那士卒连忙道:“回禀大元帅,五万有余!”

&ep;&ep;尼哈曼点头,笑道:“知道了,下去吧!”

&ep;&ep;那士卒离去,尼哈曼方才再度起身,一脸冷笑,低声道:“一群乌合之众,真以为战争是平日里的江湖争斗,既然来了,我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何为战争吧!”

&ep;&ep;说着,尼哈曼大袖一挥,道:“来人,传令众将,明日拔营杀向蓟城,拿下蓟城,平定燕地,兵发齐地!”

&ep;&ep;再三思量,不觉秦军有何后手,尼哈曼也不再迟疑。

&ep;&ep;既然秦军愿意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那还没出现都百万大军身上,他也不客气,抓住这个时机,跑马圈地,以最快速度横扫秦国。

&ep;&ep;他要让秦国知道,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所谓的秦国应灭亡,不复存在。

&ep;&ep;抱着这个念头,次日,这支十万之数的东胡大军开始拔营,兵发蓟城,这一块燕地最后的地盘,曾经的燕国国都。

&ep;&ep;在这十万大军进发蓟城之际,一道道军令也从尼哈曼的手中传出,发往燕地各处的东胡大军手中。

&ep;&ep;“大元帅有令,全军进发,赶赴燕齐交界!”

&ep;&ep;“大元帅有令,全军进发,赶赴燕齐交界!”

&ep;&ep;其余九路大军,每一路五万人,在同一时间,与燕境各地接到尼哈曼的传令。

&ep;&ep;如今,燕地基本上已经被横扫,没有遇到秦军任何的抵抗,尼哈曼并没有立刻杀向咸阳城方向,而是调转马头,杀向齐地。

&ep;&ep;齐地,乃曾经的齐国境内。

&ep;&ep;燕地与齐地相邻,在战国时,两国多次打得不可开交,如今皆是秦地。

&ep;&ep;尼哈曼的目的很简单,既然秦军主力不愿意出来对战,那就不出来吧,与其急匆匆赶去咸阳方向消灭敌军主力,不如先跑马圈地,拿下秦国各地。

&ep;&ep;到时候再消灭秦军主力,就算秦国想要复国,也纯属痴心妄想。

&ep;&ep;不知不觉间,就连君无忧对她的警告,她都已经抛出脑海。

&ep;&ep;首先,秦国并没有展现出她想看到的力量。

&ep;&ep;其次,就算真要按照君无忧的计划行事,他自己也得拿得出足够的实力,否则,一切都是面谈。

&ep;&ep;这大争之世,说到底,靠的还是实力说话。

&ep;&ep;然而,就在各方军令传达而出,尼哈曼大军进发蓟城之际,却没发现,在不远处,一条小径上,一道身影,正静静的望着他那赶赴蓟城的十万大军。

&ep;&ep;王麟就好像一只躲藏在暗处的幽灵一样,在咸阳百官寻找大秦掌兵之人时,他隐藏不出。

&ep;&ep;在匈奴,东胡两路大军等待与秦军主力一战时,他依旧隐藏不出。他手中的蓝田大营,直到现在还毫无动静。

&ep;&ep;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秦国咸阳,还有南境时,他却莫名奇妙的来到了燕地蓟城之外,看着兵法蓟城的东胡十万大军,面无表情,只是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一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