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叔父,这天下何时乱了?”

&ep;&ep;“没错,这天下此时确实有大乱的征兆,但毕竟还没有乱,不是么?反倒是朝野内外,人心先乱了!”

&ep;&ep;王麟望着叔孙通,沉声说道。

&ep;&ep;“呵呵,人心乱了?细数古往今来,哪一次天下大乱不是人心先乱?”

&ep;&ep;“既然麟儿已经看出天下大乱的征兆,为何还不发兵?难道麟儿非得等真的乱了,才决定出手么?或者说,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ep;&ep;叔孙通苦涩一笑,他发现,自己老了,越来越猜不透皇帝心中所思所想,也越来越猜不透自己这个侄儿的心思了。

&ep;&ep;“叔父赎罪,麟儿确实只有天下大乱时才能出手。”

&ep;&ep;“原因有二,其一,就在三日前,闽越公和浙越公已经逃离咸阳,关于此事,一直都是麟儿压住消息,以至于满朝文武都不清楚,这其中意味着什么,相信叔父应该明白吧?”

&ep;&ep;“还有,这些十日,西南诸王也有混乱的征兆,这代表着什么,想必就不用麟儿解释了吧?”

&ep;&ep;王麟在叔父面前,从不会说谎。很多事,他要么不说,要说,就全是实话。

&ep;&ep;“什么,闽越公和浙越公逃了?”

&ep;&ep;叔孙通闻言,脸色豁然大变,道:“还有西南诸王也开始乱了?”

&ep;&ep;说话间,叔孙通的心,顿时就提了起来。

&ep;&ep;身为一朝太傅,他实在太了解这其中都意味着什么了。

&ep;&ep;本以为闽越公翁白首、浙越公鲁楠早已经不复雄心壮志,更在大秦的牢牢监视中,没有复国之念,也没了复国之能,以至于所有人都忽视了他们。

&ep;&ep;却没有想到,这曾经的两国之君,竟然说逃就逃了。

&ep;&ep;王麟方才说了什么?他一直在压制着消息?

&ep;&ep;那岂不是说,这二人虽然不是他带走的,却是他刻意放走的!

&ep;&ep;叔孙通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个侄儿会心怀叵测,他既然这么做,那一定就是皇帝的刻意安排。

&ep;&ep;皇帝为何如此安排?这其中隐藏的信息,足以令人深思。

&ep;&ep;再加上如今西南诸王开始混乱的消息传来,这问题也就越来越大了。

&ep;&ep;闽越公和浙越公逃走的消息意味着什么,只要传出,大家都心知肚明。

&ep;&ep;而如果西南诸王也彻底乱了,这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ep;&ep;别看王麟方才说得好听,大秦有一百五十万大军,可南境建立的三十万大军,那都是从百越之地挑选的。

&ep;&ep;西南六十万大军,那可都是西南诸国曾经的旧卒啊!

&ep;&ep;一旦这两个地方陷入瘫痪,大秦所谓的一百五十万大军,顷刻间就去掉一百万。相反,敌人或许会更加多出百万。

&ep;&ep;彼时,大秦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

&ep;&ep;甚至于长城二十多万大军一旦全军覆没,那就只剩下王麟手中的三十万蓝田大营军队。

&ep;&ep;三十万大军对战四百多万大军,胜算何在?家国何存?

&ep;&ep;很多事,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一刻,叔孙通突然察觉到,大秦不是现在才乱,实际上早已风雨飘摇,只是他身为太傅,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到。

&ep;&ep;“麟儿,你与皇帝这是准备釜底抽薪,来一场大清洗啊!你们可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究竟是什么?”

&ep;&ep;沉思许久,叔孙通方才忍不住声音颤抖道。

&ep;&ep;“没错,陛下准备破旧立新,改天换地。麟儿也知道,这般做的后果,十有八九,大秦必亡。”

&ep;&ep;“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放手。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只能有一个,大秦必胜!”

&ep;&ep;“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满朝文武斗以为大秦太平了,都以为天下归一了。”

&ep;&ep;“但实际上,这天下从来就没有太平过,更没有彻底归一过。”

&ep;&ep;“只因为陛下凭借一己之力,压住暗流汹涌,以至于所有人都没有发现而已。”

&ep;&ep;“如今之乱,不仅仅来源于诸王,更有咸阳之危。谁都不知道,在咸阳城内外,是否隐藏着更为强大的力量,所以,谁都可以鲁莽,唯独麟儿,必须随时给这些人机会,有要时刻提防!”

&ep;&ep;“唯有给他们机会,他们才敢一一跳出来,只有提防,才能在最后时刻全部拿下,改天换地。只有改天换地,大秦才能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御敌。”

&ep;&ep;“这是没得选择的选择,也是必须选择的选择!”

&ep;&ep;王麟郑重其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