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朝堂之上的怒吼,整个咸阳宫内外,响彻不停。

&ep;&ep;群臣匍匐在地,听着皇帝的训斥,一个个忍不住浑身颤抖。

&ep;&ep;大家都不是傻子,都很明白,皇帝说这么多,究竟意味着什么。

&ep;&ep;这是在警告,警告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是在告诉他们,商朝无力回天,周朝无力回天,前秦无力回天,但他嬴守,有的是收拾众人的法子。

&ep;&ep;想给我搞内乱,我心软一次,可以放过你一次,再软一次,还能放过你第二次,但第三次,第四次,不代表你每一次都这么幸运。

&ep;&ep;真当我愤怒之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一个不留。

&ep;&ep;这是嬴守这番话中,最终的含义。

&ep;&ep;看着群臣匍匐颤抖,不发一言,嬴守一番咆哮之后,似乎也发泄得差不多了。

&ep;&ep;他终于再度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负手而立,道:“朕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朕很乐意你们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代表你们有想法,朕就没了想法!”

&ep;&ep;“朕从不否认,也不觉得你们的想法是错的,可你们凭什么就觉得朕一定是错的,非要和朕反着来?这样会让你们很有成就感?”

&ep;&ep;“真是可笑!”

&ep;&ep;“你们全都给朕听清楚,今天的话,最好一个个给朕记载脑海中,可在内心深处,永远不要忘记!”

&ep;&ep;“在这天下,朕的想法就是天意,朕说出去的话,就是大势。大势之下,九鼎难阻,九鼎难容。凡是违抗大势的,只有死路一条!”

&ep;&ep;“别以为朕让着你们,宠着你们,你们就可以无法无天,不知进退。大势所趋,你们不从也得从,这是天意,朕说的!”

&ep;&ep;“现在还有谁要反对朕的,站起来大声告诉朕!”

&ep;&ep;说着,嬴守回到龙椅,直接坐下,就这般一蔑视天下的目光,望着下面群臣。

&ep;&ep;群臣不言,此时此刻,他们当真无话可说,皇帝的话,令他们没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ep;&ep;“叔孙通,你乃太傅。平日里,朕最为倚重的就是你,现在你来告诉朕,此次前往东胡,到底是对是错,朕该不该去?”

&ep;&ep;眼看众人还是不发一言,嬴守终于开始点名,直接对群臣面前的叔孙通喝道。

&ep;&ep;叔孙通浑身一颤,直起腰来,跪在地上,拱手道:“回禀吾皇陛下,是对是错,臣已迷茫,该不该去,臣亦无言可对,一切听从圣令。陛下之意既天意,陛下做出决定,臣定全力以赴。”

&ep;&ep;“对则对,错则臣倾尽一生之力挽回,以报君恩,以报君王大德!”

&ep;&ep;“好,有太傅此话,朕就放心了。其他人可还有话说?萧何,你说,朕该怎么做,你该怎么做?”

&ep;&ep;嬴守点头,一拍扶手,赞扬一声,看向萧何问道。

&ep;&ep;“回禀吾皇陛下,臣已做好开战准备。若今日陛下决定不去东胡,从而引发大战,我大秦可拼死一战。”

&ep;&ep;“若陛下圣意已决,定去东胡不可,一旦出现何事,我大秦也定与东胡不死不休,此乃大秦上下一致之决定!”

&ep;&ep;萧何也不傻,他虽然存着乞求皇帝之心,但实际上,一切该布局的事早就布局好了。

&ep;&ep;只盼着皇帝可以回心转意,实在不能回心转意,那就只能顺势而为。

&ep;&ep;而如今,皇帝一番话说出,明显已经没有更改的可能,他也只能选择顺势而为,所以这一开口,根本就没有反对皇帝的意思。

&ep;&ep;大秦朝堂,三公六部,各路官员皆以三公为首。

&ep;&ep;如今三公狄仁杰退隐缺席,另一个掌管兵部,威望实力堪比三公的张良现在还在大牢之中,基本上萧何与叔孙通的话,就能代表整个朝廷。

&ep;&ep;两人都没有选择反对,其他人反对又有何用?

&ep;&ep;一时间,在皇帝的再三逼问之下,群臣只能相继点头,同意皇帝的决定。

&ep;&ep;至此,一直离心离德的大秦朝堂,终于开始渐渐收心。

&ep;&ep;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宁,只有满朝上下一心,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太平。

&ep;&ep;嬴守从了这些人,大秦的太平,至少可以延续三十年一样,可这不是嬴守想要的。他要的是这些人顺从自己,他要的是大秦千秋万世,大秦传承,华夏传承永远不灭。

&ep;&ep;这才是他嬴守的指向。

&ep;&ep;“好了,既然诸位爱卿都无话可说,那平身吧!”

&ep;&ep;眼看群臣再无反对,嬴守大袖一挥,沉声说道。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