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大纛传令,左右出击,给我杀!”

&ep;&ep;眼看千军已经交战在一起,方阵左右两边,敌军也已经掠杀而来,刘环一声令下,身后传令兵大纛一挥,立即有战将带领方阵左右大军,和敌军两大猛将,雾林、汤山各自带领的五万东胡大军碰撞在在一起。

&ep;&ep;在这左右两边,并没有任何的弓弩手掩护,再加上投石车火油灌子、万军弩、射日弩、手持脚蹬十箭弩的弓弩手们几乎都守在前后位置,所以,这左右两边,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

&ep;&ep;随着大军调动,两边个有十个战将冲出,一人调动两千大军,二十名战将,左右就各自调动出两万大军。

&ep;&ep;“弓弩准备!”

&ep;&ep;左右两边,同时响起诸位战将的声音。

&ep;&ep;军中,脚蹬十箭弩,几乎都是弓弩手手持的。其他兵种不可能配备脚蹬十箭弩,更不可能配备其他大型弓弩。

&ep;&ep;但大秦弓弩,却是大半的人都会拥有。

&ep;&ep;随着诸将一声令下,左右两翼,各自两万人,总共四万人,长戟兵阵队也好,盾牌兵也吧,敢战士等等,竟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弓弩。

&ep;&ep;这些人在同一时间取下身上早已经拉开的弓弩,又各自摸出一支箭矢,放进箭槽中,直接对准左右两边冲击而来的敌军。

&ep;&ep;诸将望着疾驰而来的敌军,随着敌军距离不断靠近,这些人一步步的计算着。

&ep;&ep;这些军队手中持有的大秦弓弩,虽然每一发只能射出一箭,而且一轮一拉弓,导致很多地方都不如那些大型弓弩,或者弩车。但单论威力,每一箭的射程,威力绝不比脚蹬十箭弩差。

&ep;&ep;这些弓弩的射程都在三百步外,随着敌军冲杀到三百步内,其实已经进入射程之内,但诸将并没有立刻下令放箭,而是依旧在等。

&ep;&ep;待得敌军冲到两百步内,距离一百不过咫尺,终于,二十个战将同时挥手,喝道:“放箭,杀!”

&ep;&ep;“嗖嗖嗖……”

&ep;&ep;刹那间,左右两边,各有两万箭矢同时杀出。

&ep;&ep;在这等双方交战之际,根本没人顾得上能不能瞄准。

&ep;&ep;每一个人都是对天朝着敌军冲来的方向发出一箭之后,立刻拉开弓弦,不管不顾,再次射出议论。

&ep;&ep;箭雨过处,人仰马翻,两轮箭雨,左右各两万人,综合四万人射出箭矢,想加就是八万支箭矢。

&ep;&ep;在这样的疯狂射击之下,加上敌军密集,顷刻间便几乎有上万人死伤于弩箭之下。

&ep;&ep;伤亡虽多,但明显无法阻止敌军的冲杀。

&ep;&ep;在无数人仰马翻中,该冲的人还是再冲。

&ep;&ep;在这战场上,没人能顾得上战死的战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幸的人倒下,幸运的人继续往前冲。

&ep;&ep;而且东胡大军似乎很明白,有大秦的铁盾方阵,他们的弓箭很难发挥作用,因此,这些人都没有想过动用弓箭。

&ep;&ep;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冲!

&ep;&ep;就算大秦弓弩再厉害,他们也要在大秦弓弩的密集箭雨中冲到大秦方阵面前,和大秦方阵碰撞在一起。

&ep;&ep;只有这样才能短兵交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避免大秦弓弩的威力。

&ep;&ep;这样的做法,看似有些愚蠢,但却十分有效。

&ep;&ep;在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大秦锐士已经没有在发出第三轮箭雨的机会,敌军前方队伍已经冲到三十步开外,距离大军,不过咫尺之遥。

&ep;&ep;“给我杀上去!”

&ep;&ep;一切似乎早就规划好一样,二十名大秦战将,占据左右两边,左边十名战将挥舞战剑,大喊杀声!右边十名战将挥舞战剑,同样杀声四起。

&ep;&ep;“哈……”

&ep;&ep;随着诸将传令,左右两边,各自两万大军,每一个士兵都十分娴熟都把弓弩往后背一挂。

&ep;&ep;下一刻,前方盾牌兵左手持盾,右手抽出腰间战剑。

&ep;&ep;“啪啪……”

&ep;&ep;“啪啪……”

&ep;&ep;“啪啪……”

&ep;&ep;青铜长剑敲击盾牌的声音响起,这些盾牌兵同时迈步走出三步。

&ep;&ep;“杀……”

&ep;&ep;“哈……”

&ep;&ep;下一刻,一道道咆哮声响起,这些盾牌兵同时发力,用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用肩膀顶着盾牌,直接朝着前方已经冲到面前的敌军骑兵冲上去。

&ep;&ep;“哈……”

&ep;&ep;两军彻底碰撞在一起,一个个盾牌兵跳起身来,用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