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在嬴守的心目中,这君无忧就是一个小人,一个得理不饶人,专门颠倒是非黑白的小人。

&ep;&ep;他与君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君子懂得适可而止,可他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哪怕做的是一件千夫所指的事,也义不容辞。

&ep;&ep;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人令人厌恶,但水至清则无鱼,大秦庙堂,太清撤了,就需要这样一个浑浊的东西。

&ep;&ep;君子是斗不过小人的,君子有君子的用处,小人也有小人的用处。唯有心胸宽广,懂得用人之道,这才是君王天道。

&ep;&ep;方才,嬴守一直在想的事,其实就是君无忧的事。此人到底是敌还是友。

&ep;&ep;他若是敌,为何要在所谓的国书上写着那些字,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今日的君无忧,虽然令人气愤,但他做的事,却是帮助自己往那条路上大大的迈出了一步。

&ep;&ep;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他在帮东胡和匈奴,但又何尝不是在帮助自己?

&ep;&ep;如果君无忧是无意帮助自己的还好,他若是有意而为,那他真的就太可怕了。

&ep;&ep;此刻与君无忧这番对话,彻底验证了嬴守心中所有想法。

&ep;&ep;此人是友!

&ep;&ep;此人是有意而为之!

&ep;&ep;此人可怕,未来必将成为天下列国最大的噩梦,而他也将成为自己手中一柄无坚不摧,无往而不利的无上战剑,为自己横扫天下,建立万事之功勋。

&ep;&ep;“为君分忧,为朕解难!”

&ep;&ep;嬴守喃喃自语,突然,他笑了,道:“你倒是说说,你准备如何为君分忧,又准备如何为朕解难!”

&ep;&ep;君无忧还趴在地上,五体投地,没有皇帝的命令,不敢起身。

&ep;&ep;面对皇帝的问话,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道:“陛下,草民可以起来吗?”

&ep;&ep;嬴守眼神一厉,冷冷道:“怎么,还没开始为朕分忧解难,你就准备先谈条件了?”

&ep;&ep;君无忧连忙道:“不,陛下,只是这人连手脚都不能活动,又如何能为陛下效劳?”

&ep;&ep;“若想为陛下排忧解难,那也得陛下给草民施展手脚,能放开嗓子夸夸其谈,放开手脚屹立天地的机会啊!”

&ep;&ep;君无忧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抱怨,略微还带着一丝委屈,但是听在嬴守耳中,却令嬴守眼睛一亮。

&ep;&ep;这番话很俗,也很恶心。

&ep;&ep;毕竟在皇帝面前,谁敢抱怨皇帝让自己跪着不舒服?至少满朝文武,但凡懂点礼的人都不敢抱怨。

&ep;&ep;甚至于只要皇帝不是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犯下一些小错,那些臣子都会千方百计的为皇帝抗下骂名,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处理掉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

&ep;&ep;至于皇帝真要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那些朝臣就算跪倒死,也要跪到让皇帝回心转意,知错就改为止。

&ep;&ep;何为忠君之道?

&ep;&ep;这就是忠君之道!

&ep;&ep;在嬴守的庙堂上,这样的臣子,一抓一大把,唯独类似于君无忧这样的无耻之徒,可谓绝无仅有。

&ep;&ep;但换个思想,却又不得不承认,君无忧这番话很合理。

&ep;&ep;所谓规矩,当然得有,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有时候,太过于拘泥规矩,又不是太好。

&ep;&ep;规矩本身就是束缚人的,很多人在规矩的束缚下,完全丧失了一切的自主能力,仿佛一个机器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永远不能做超出自己范围的事。

&ep;&ep;这一类人,就是被规矩束手束脚的人。

&ep;&ep;再说的直白一点,一个从小灌输君子礼仪的人,有一天,一件违背仁义道德的事放在眼前,他必须去做,不做就得死。作为生物本能,相信第一反应就是不顾一切保命。

&ep;&ep;可是这君子礼仪的规矩,却会让此人陷入无边无际的困难选择中,而且很多人,或许最后都会选择放弃生命。

&ep;&ep;这一类人,永远挣脱不了生命。他们有一个名号,叫做君子,同时也有一种说法,叫做迂腐。

&ep;&ep;而君无忧不一样,他完全不在乎这样的规则叔父,就好像他这番话中所说一样,不放开手脚,拘泥于皇帝的规矩中,还如何为皇帝排忧解难?

&ep;&ep;“君无忧,你还是第一个敢这么给朕说话的人,行吧,平身,朕今日到要听听你的言论!”

&ep;&ep;嬴守摇头一笑,沉声说道。

&ep;&ep;“诺!”

&ep;&ep;君无忧叩谢,道:“多谢吾皇陛下!”

&ep;&ep;说着,他缓缓起身,笑道:“不知陛下想要从何处听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