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张大人说的没错,君无忧,我大秦礼仪对待与你,可不是怕了你东胡那区区八十万大军。你真要打,我大秦随时可以灭了你!”

&ep;&ep;“君无忧,今日你若是来建交,递国书的,我大秦欢迎你,好生招待于你,但你若是前来挑衅的,我等告诉你,你走错地方了!”

&ep;&ep;“说得对,君无忧,我大秦继前秦之后,建国不到两年,大小征战亦有不少,百万大军交战,我大秦又有何惧?”

&ep;&ep;“你现在到底是要递交国书,还是准备在这里论道天下,进而掀起两国大战?”

&ep;&ep;“君无忧,你别忘记了,想与我大秦交战,你东胡有占到过丝毫便宜吗?”

&ep;&ep;随着张良作为第一个反驳的,其余群臣,立即纷纷走出,对着君无忧就是一阵口诛笔伐。

&ep;&ep;没多,大家都想和平解决战争,大家都不想承受那无谓的损失,更不想面对大战之后,那毁天灭地的场景。

&ep;&ep;可是这不代表就能让东胡使臣在这里大放厥词,大秦乃泱泱大国,别说现在打起来,大秦能不能赢,就算必败无疑,但输人不输阵。

&ep;&ep;这满朝群臣或许发起战争的决心不够,但这怼人的能给,那可不是盖的。

&ep;&ep;毕竟当年合纵连横,看似纵横家的主角,实际上整个春秋战国五六百年下来,纵横各国的可不仅仅只有纵横家,诸子百家皆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强大不可一世。

&ep;&ep;“哈哈哈!”

&ep;&ep;“今日本使前来,当然是为了递交国书,建两国之安好的。这一点不必诸位提醒!”

&ep;&ep;面对众人的口诛笔伐,君无忧哈哈大笑,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块玉帛,双手奉上,道:“大秦皇帝,这是我家汗王亲自拟定的国书,还请皇帝陛下过目!”

&ep;&ep;嬴守在之前发怒之后,就这般静静坐在龙椅上,神色开始平静,面对群臣与君无忧的对峙,可谓古井无波,再无任何表态。

&ep;&ep;此刻君无忧献上国书,他挥了挥手,立即有太监连忙走下去,结果国书,在他面前的桌案上铺张开来。

&ep;&ep;看似不大一块布帛,但这一铺开,确实几乎占据了大半张桌面。

&ep;&ep;嬴守也懒得去看,随便撇了一眼,就要将国书扔下去,让群臣自己讨论该怎么做。

&ep;&ep;但就是这随便一撇,他的眼神却突然一凝。

&ep;&ep;只见这偌大的国书上,竟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为君分忧,为君解难,落笔:君无忧!

&ep;&ep;嬴守缓缓抬头,皱眉朝着君无忧看了一眼,却见君无忧也朝着他这边看了过来,脸上挂着一抹灿烂的笑容。

&ep;&ep;嬴守眉头紧皱,一时间,心中疑惑起来,却只见君无忧转身,再次看向群臣。

&ep;&ep;“好了,现在国书递交了,有些话,在下也是不吐不快啊!”

&ep;&ep;“这泱泱大秦,本以为诸子百家都是什么能人贤者,可今日一看,着实令在下感到汗颜!”

&ep;&ep;“这大殿之上,放眼看去,也就这位……对了,怎么称呼?”

&ep;&ep;在嬴守的注视下,君无忧再次开口,竟然直接去怼群臣。只是说到一半,确实卡顿了,对着张良问道。

&ep;&ep;“在下姓张名良字子房!”

&ep;&ep;张良阴沉着脸,拱手道。

&ep;&ep;“哦,张子房,嗯,我听说过你,前韩相国之后,你家祖上了不得啊。而且当年韩国面临绝境,就是子房先生与韩非子联手,几近改变韩国局势!”

&ep;&ep;“可惜了可惜,韩王昏庸无道,竟然应为惧怕大秦,将韩非子赠送于始皇帝,以至于韩国终究灭亡!”

&ep;&ep;“子房先生的大名,对于在下来说,可谓如雷贯耳。这也难怪了,如今这朝堂之上,竟只有子房先生一人胆敢为天下先,可谓一腔豪迈!”

&ep;&ep;“至于其他人,有样学样,说得精彩,心中如何作想,在下可猜不透啊!”

&ep;&ep;“当然,子房先生,这有勇气是好,但据我所知,子房先生可是一个谋士,作为谋士,难道子房先生就看不透这天下局势,真以为我东胡汗国这么好打?”

&ep;&ep;随着张良报出名号,君无忧再次大笑,说话间,又是一番狂怼,那是丝毫不给群臣面子。

&ep;&ep;“你……”

&ep;&ep;“来使大胆……”

&ep;&ep;“君无忧,你这是在挑衅整个大殿群臣!”

&ep;&ep;群臣听到君无忧这话,一时间,一个个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怒目而视君无忧。

&ep;&ep;就算满朝群臣脾气再好,再有修养,但也不代表就能让人指着鼻子骂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