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真诚待人,立足之本,此为何意?”

&ep;&ep;叔孙通一时间有些摸不透这小公主了,只觉这一刻的小公主,仿佛整个人都变得高深莫测了起来。

&ep;&ep;“叔公,当初与儿媳一同嫁入大秦的,还有一人,乃儿媳的姐姐,如今大秦雪妃娘娘。”

&ep;&ep;“姐姐从小向往中原文化,尤其是中原礼仪,更受姐姐推崇。”

&ep;&ep;“在离开家乡的前夕,姐姐曾言,中原人对匈奴本身仇视,此番加入匈奴,来定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便会引来难以想象的麻烦。”

&ep;&ep;“再则,若夫君善待还好,若夫君不曾善待,儿媳与姐姐虽身为公主,但这身份在大秦将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只能令儿媳与姐姐生不如死!”

&ep;&ep;“最后,姐姐说了,来到大秦之后,像要立足,唯有两条,一,真诚待人!二,嫁夫随夫!”

&ep;&ep;“姐姐曾言,周礼,以礼还礼,君待我如国士,我定以国士之礼报之。所以,像要得到秦人的真诚对待,儿媳首先就得真诚对待秦人!”

&ep;&ep;“再则,嫁夫随夫,从嫁入大秦那一刻起,儿媳与姐姐再不是匈奴人,而是归于大秦,顺与周礼,按照礼制,是为秦人!”

&ep;&ep;“秦人学周礼,真诚待夫君,孝道为先,敬重叔公,忠诚圣上,这是儿媳的立足之本!”

&ep;&ep;“儿媳不知此言,叔公满意否,但句句出自儿媳心中所思所想。在这里,儿媳郑重渴求叔公传授周礼!”

&ep;&ep;说完,小公主再次叩拜。

&ep;&ep;“哎,好了好了,不要再拜了。老臣明白了,明白了。公主的心意,老臣明白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ep;&ep;叔孙通听得沉默,猛见小公主叩拜,连忙搀扶起身,一脸感叹之色。

&ep;&ep;不得不说,小公主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却令他十分满意。

&ep;&ep;虽然为了立足这四个字听起来有些令人无语,但不得不说,这四个字,直击本心,世上没有任何字眼,可比这四个字更加真实。

&ep;&ep;虽然很多美妙的谎言更加动听,但对于叔孙通这样的人来说,这种直击本心的话,绝不是任何美妙的谎言所能相提并论。

&ep;&ep;所以,就凭这份真心,便足以让他真心以待。

&ep;&ep;正所谓真心换真情,真诚换真心,以礼还礼,正是如此。

&ep;&ep;“这么说,叔公答应传授儿媳周礼了?不会因为儿媳乃匈奴血脉,从而将儿媳拒之门外?”

&ep;&ep;小公主连忙抬头,看着叔孙通说道。

&ep;&ep;“哈哈哈哈……儿媳……嗯,很好听的称呼。嫁夫随夫,老夫待麟儿视如己出,麟儿待老夫如师如父,你如今嫁于麟儿,称老夫为叔,没错。”

&ep;&ep;“称老夫为公公也是没错!就凭这一声叔公,嫁夫随夫,你说,你是秦人还是匈奴人啊?”

&ep;&ep;叔孙通哈哈大笑,手捻长髯,十分开心的笑道

&ep;&ep;“秦人!”

&ep;&ep;小公主连忙点头道。

&ep;&ep;在她想通透的那一刻开始,她已经不再是什么所谓的匈奴公主,匈奴人,而是秦人。

&ep;&ep;这是她顿悟之后,给自己确立的新身份。

&ep;&ep;“那你也说了,秦人学周礼,天经地义,身为老夫的儿媳,老夫岂能拒绝?”

&ep;&ep;叔孙通满意的看着面前小公主,笑呵呵说道。

&ep;&ep;“多谢叔公!”

&ep;&ep;闻言,小公主大喜,连忙叩拜。

&ep;&ep;“不谢不谢,快快起来。乌雅啊,以后老夫也不称你为公主了,你以后就是秦人,就是老夫的儿媳,就是麟儿的媳妇!”

&ep;&ep;叔孙通连忙将小公主搀扶起来,笑着说道:“你说你想学周礼,可知周礼为何?”

&ep;&ep;小公主一脸问好,摇头道:“不知,还请叔公指点!”

&ep;&ep;叔孙通笑道:“好,叔公今日就教你周礼第一课!”

&ep;&ep;“所谓周礼,就是儒!”

&ep;&ep;乌雅心中一动,道:“儒?儒家,儒学道那个儒?”

&ep;&ep;叔孙通前者乌雅的手,来到书房中,笑道:“没错,就是这个儒!”

&ep;&ep;说着,他拿出一张宣纸铺开,在上面写下一个儒字。

&ep;&ep;“乌雅,你可知这儒字起源于何时,何处,何人?而儒家的来源,又源于何处,何人,何时?”

&ep;&ep;写完之后,叔孙通笑着问道。

&ep;&ep;“叔公,乌雅不知,但听闻儒家学术来源于中原一个叫做孔子的圣人,应该是此人所创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