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陛下回头吧,求陛下了,为了雪妃娘娘,为了黎民众生啊!”

&ep;&ep;“求陛下收回成命……”

&ep;&ep;一道道声音接连响起,文武群臣,纷纷叩拜,满街百姓,纷纷央求。

&ep;&ep;巨头看去,四面八方,皆是匍匐。

&ep;&ep;“你们这些人真是不知好歹,忘记以前匈奴人是怎么欺负大家的了?”

&ep;&ep;“你们忘记半年前,匈奴是怎么屠杀百姓的?如今我哥哥要为大家出征,找匈奴报仇,你们竟然如此推三阻四,还有没有良心啊?”

&ep;&ep;李元霸这许褚见状,心中那叫一个气啊,这好不容易可以大打一场了,这些人非要出来阻止。

&ep;&ep;为什么以前别人打仗的时候,这些人都要举着双手赞同呢?

&ep;&ep;难道匈奴与大秦的仇恨,还不如和求他国家的仇恨那般深刻?

&ep;&ep;还是说,这些人也只敢欺负弱小,不敢动匈奴这等庞然大国?

&ep;&ep;“好了,闭嘴?”

&ep;&ep;在两人骂骂咧咧之时,嬴守忽然一声轻叱,顿时让两人住口,不敢再说废话。

&ep;&ep;嬴守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ep;&ep;这一幕,才是他最害怕的。

&ep;&ep;最不愿意见到的。

&ep;&ep;才是这迄今为止,他都没有对匈奴用兵的真正原因。

&ep;&ep;对匈奴用兵,满朝文武,或许会因为自己的职责而不得不做一些事。

&ep;&ep;但此番出征,必将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天下百姓,无一人会选择支持,届时,国内尚且如此,军心又岂能稳定?

&ep;&ep;军心不稳,士气不振,后方千万子民不给予支持,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再加上兵力薄弱,这这一战怎么打?

&ep;&ep;拿什么去打?最后又凭什么能赢?

&ep;&ep;这一刻,嬴守真正的体会到了君王的无奈之处。

&ep;&ep;虽然君王有着血洗天下的权柄,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即便是君王也无法逃脱。

&ep;&ep;难道他真的就要因为天下人的反对,而杀尽天下人?

&ep;&ep;更何况,大家都没有错,若真这般做了,这千古骂名,千古昏君的帽子,他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

&ep;&ep;“好……好啊,如今朕是连唯一出征的名目都没了。很好,果然是我大秦,万众一心啊。既然你们不给朕出征的机会,好,朕把这个机会留着,交给你们,记住,朕把这个机会交给你们呢。希望来日,尔等莫要让朕失望了才好,希望日后,尔等莫要因为今日决定后悔才好!”

&ep;&ep;嬴守缓缓睁开眼睛,忽然大声怒吼,大手一挥,喝道:“收兵,回宫!”

&ep;&ep;“收兵!”

&ep;&ep;“回宫!”

&ep;&ep;嬴守一声令下,司马寻立即带领大军,调转阵容,朝着皇城而去。

&ep;&ep;“收兵啦,收兵啦……不用打仗啦,不用打仗啦!”

&ep;&ep;随着大军回转皇城,周围无数百姓顿时大声欢呼,那兴奋的姿势,仿佛一群孩子满足了心愿,得到期盼已久的玩具一样。

&ep;&ep;战争,终究不是每个人都期盼的,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战争就是损失,战争就是死亡,恐惧的代表。

&ep;&ep;此战若是打响,谁都不清楚,自己是否会被驱逐,背井离乡,自己是否会因为这场战争而损失更多。

&ep;&ep;人性中的恐惧,弱小,害怕,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ep;&ep;尤其是向往安居乐业的中原百姓,更是如此。

&ep;&ep;除非到了不得不打,全民愤慨的时候,否则,他们绝不愿意妄动兵戈。

&ep;&ep;而如匈奴,胡人之流,却不会这般去想。

&ep;&ep;匈奴,马背上的儿女,草原上的夜郎。

&ep;&ep;他们居无定所,一生都在东南西北的迁徙,哪儿有肥沃的草原,他们就去往哪儿。

&ep;&ep;哪儿有足够的资源,他们就去哪儿抢夺。

&ep;&ep;他们为了生存而战,他们为了抢夺而战,所以,匈奴乃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就犹如曾经的大秦。

&ep;&ep;曾经的大秦,被各国称之为虎狼之秦,因为那时的大秦,偏居西隅,也是游牧民族。

&ep;&ep;大秦的子民也向往着休养生息,可一边,他们要为大周天子抵御番外蛮族,一边又要与中原各国争夺资源。

&ep;&ep;为了资源,大秦不得不拼命,哪怕最后大秦多次濒临灭国,然,全族皆是战斗狂人,不死不休,终究打得列国节节败退,以至于最终一统天下。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