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好,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此事就此决定,退朝吧!”

&ep;&ep;见群臣俯首,再无异议,嬴守大手一挥,就要离去。

&ep;&ep;“陛下且慢!”

&ep;&ep;然而就在这时,叔孙通的声音却忽然响起,大声叫道。

&ep;&ep;“哦,爱卿此事何意?”

&ep;&ep;嬴守眉头微微一皱,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莫非这叔孙通还不答应?

&ep;&ep;虽然嬴守也痛恨匈奴,因为历史的原因,他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痛恨匈奴。

&ep;&ep;但他接下来的目标乃是统一世界,这是比大秦大百倍,千倍的天下。

&ep;&ep;匈奴在其也不过就是沧海一粟罢了。

&ep;&ep;若他作为皇帝,连这小小的匈奴都容不下,如何能容得下这更大的天下?

&ep;&ep;匈奴虽可恨,但现在,毕竟是大秦的敌国。以后灭了匈奴,大秦还有千千万万的敌国。难道与大秦为敌的,都要通通灭种?

&ep;&ep;这不是皇帝该做的事,而是毁灭之神该做的事。

&ep;&ep;所以,嬴守容不下这匈奴也得容,容得下更得容。这是皇帝的胸襟,决不能让任何人反驳。

&ep;&ep;“启禀陛下,臣觉得,陛下既然已经做出决定,此事宜早不宜迟。”

&ep;&ep;“另外,这匈奴对我大秦可谓杀心不减,此刻突然派人前去谈何,怕是尚未见到匈奴冒顿单于,便已经死在匈奴刀下,因此,臣觉得,这派去交接的将军,应该慎重挑选,不可坏了大事!”

&ep;&ep;面对嬴守的不悦,叔孙通恭敬道。

&ep;&ep;“嗯,有道理,只是不知,爱卿觉得,此事谁去最为合适?还是说,就让慰缭大元帅亲自派人?”

&ep;&ep;嬴守点头,眼中的不快消失,笑着说道。

&ep;&ep;“陛下,臣的确有一人举荐!”

&ep;&ep;叔孙通抬头,笑着说道。

&ep;&ep;“爱卿快说!”

&ep;&ep;嬴守眼睛一亮,倒是没有想到,这方才转变过来,叔孙通就如此配合。

&ep;&ep;“此人名为王麟,乃是臣故人之子,当年这位故人被赵高杀害,王麟便投靠了臣。然而臣膝下并无子嗣,便对他视如己出。”

&ep;&ep;“但这王麟一直有一个宏图大愿,希望有朝一日,大秦开启能武状元大比,可以武状元之身,入驻庙堂,带领大军,为我大秦开疆拓土,保境安民!”

&ep;&ep;“然,至今苦无机会,臣也不想以太傅之名,为他铺路,只想让他凭本事而为之。如今面临此事,臣也举贤不避亲,臣觉得,王麟可担此重任!”

&ep;&ep;叔孙通拱手,认真说道。

&ep;&ep;“哦,你对这王麟如此看重,想必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知此刻这王麟何在?”

&ep;&ep;嬴守眼睛一亮,对于叔孙通,他还是放心的。

&ep;&ep;不仅仅放心叔孙通的为人,更放心叔孙通看人的本事。

&ep;&ep;既然他说这王麟有大才,那就铁定有大才。

&ep;&ep;叔孙通是一个有抱负的人,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自己的名声。

&ep;&ep;“回禀陛下,王麟之才华,相比稷下学宫,诸位大多都知道。王麟,本身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将才,甚至于帅才。”

&ep;&ep;“年纪轻轻,便已经独创一套杀敌的王家枪法,熟读兵书战略,化为己用。”

&ep;&ep;“在陛下建立诸子百家后,应苦于没有机会为朝廷效力,于是专心研读兵法,苦等机会。”

&ep;&ep;“其先是请教诸子百家,各位大师,尤其追随兵家大师,学习了数月!”

&ep;&ep;“前些日子,王麟又求得了老夫一封推荐信,前往北上边境,向大元帅慰缭讨教拜师。”

&ep;&ep;“若陛下同意,臣愿意即可启程,亲自前往北上边境,交付此子,让他讲此事办妥,陛下意下如何?”

&ep;&ep;叔孙通再次回答道。

&ep;&ep;“好,如此甚好。既然如此,爱卿,朕再拟旨一封,你亲自北上长城,务必尽快将圣旨传达。”

&ep;&ep;“同时,朕册封这王麟为我大秦通西将军,若能完成任务归来,即刻入驻朝堂!”

&ep;&ep;嬴守双手一拍,笑着说道。

&ep;&ep;接着,嬴守当场拟定圣旨,交付叔孙通,令叔孙通以最快速度传达下去,方才退朝。

&ep;&ep;随着今日朝会,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终于从咸阳宫内慢慢拉开帷幕,一步步朝着世界各地扩散。

&ep;&ep;而在这边,嬴守为接下来战争做准备之际,另一边,西北之地,却是打得如火如荼,混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