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不同于咸阳城内的喜悦,嬴守回到咸阳宫后,立即召见萧何,询问有关祭奠事宜。

&ep;&ep;“萧何,关于祭台之事,还需多久方可完成?”

&ep;&ep;嬴守坐在龙塌之上,神色有些低沉,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感情道。

&ep;&ep;“回禀陛下,下臣十天前才收到陛下的旨意,立即令人加急建造祭台。祭台设立在咸阳城西面天湖,应工程浩大,还尚需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建造完成!”

&ep;&ep;萧何抱拳,躬身道。

&ep;&ep;关于此事,他也是十分无奈。

&ep;&ep;在当初始皇帝在位之事,为了国家大计,四处征用民力,俗称服徭役,但因为动用民力国度,在嬴守上位之后,便取消了这一政策,并且发下号令,以后凡是国家工程,皆全部以工程费计算,召集人前来建造。

&ep;&ep;因此,现如今天下百姓都在忙碌农耕,而这祭台之事,短时间内又不好寻找适合的商家承包,萧何只能在本就缺乏兵力的朝廷中寻来数百个士兵,日夜赶工建造。

&ep;&ep;“嗯,时间长一点没关系,萧何,你要切记,不可滥用民力。另外,此战乃我大秦裂变的开始,真定要为此战立下一个里程碑,以供后世千秋万代瞻仰。朕要让他们知道,我大秦乃天朝,我大秦的天兵天将齐心协力,各方蛮夷在我大秦之前,除臣服败退,别无他路!”

&ep;&ep;嬴守点头,对萧何嘱咐道。

&ep;&ep;“放心吧陛下,您为国为民操劳,臣定当不辱使命!”

&ep;&ep;萧何心中一动,恭敬道。

&ep;&ep;萧何作为历史上初汉三杰之一,如今的大秦相邦,自然不是一个蠢人。

&ep;&ep;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他就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ep;&ep;华夏之地,自八百年前周天子分封诸侯之后,先后经历春秋战国数百年,一直未曾统一。

&ep;&ep;即便始皇帝横扫八荒六合,一统六国,甚至于为了加强一统制度,始皇帝更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之政策。

&ep;&ep;但说到底,大秦一统天下的时间真的太短了,短到无论怎么做,这天下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成一统。

&ep;&ep;始皇帝可事实车同轨,书同文,但他却无法改变诸子百家千百年来形成的思想,无法改变各国对大秦的仇恨。

&ep;&ep;如今这一战,大秦武帝以事实告诉了天下百姓,华夏之地,大秦并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在外面。作为华夏族人,就应当一致对外。

&ep;&ep;同样,这一战,诸子百家不惜生死,力敌匈奴。

&ep;&ep;虽然谁都知道,这些人只为了中原,但换一种说法,又何尝不是保住了大秦?

&ep;&ep;大秦武帝如今设下祭台,为此战中的烈士立下里程碑,就是要彻底抓住这一机会,为大秦的一同打出裂变的驱使。

&ep;&ep;他要让天下人知道,大秦一统了,天下齐心,诸子百家归顺,大秦再无内患。

&ep;&ep;在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之后,萧何十分清楚,此次祭奠是多么的重要。这对于大秦,对于天下,都将士一个崭新的开始。

&ep;&ep;“萧何,你且去吧!”

&ep;&ep;嬴守仰躺在龙塌之上,摆了摆手,吩咐道。

&ep;&ep;“诺……”

&ep;&ep;萧何应了一声,深深看了嬴守一眼,方才转身离去。

&ep;&ep;他看得出来,皇帝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ep;&ep;这一场大战的胜利,对于皇帝来说,乃至于对整个天下来说,都可喜可贺,但皇帝的损失太大了,大到比损失百万大军还要来的严重。

&ep;&ep;诸子百家,各方才学之士,一直都是皇帝觊觎的存在,只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收为麾下。

&ep;&ep;这些人,拥有着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学识,有治理农耕的大才、有治水大才、有治理天下之大才,更有统兵大才。若是这些人全归大秦所用,大秦的国力发展,必将更快百倍。

&ep;&ep;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这些人在,莫说百万大军,就算千万大军,又何尝得不到?

&ep;&ep;可惜,诸如以上诸多大才,全都在这一战之中阵亡了!

&ep;&ep;因为以上种种,此战虽然胜利,并且以少胜多,但在皇帝看来,此战他的损失,比匈奴更大百倍,这使他根本无法高兴得起来。

&ep;&ep;此时此刻,高兴不起来的不仅仅嬴守一人,诸子百家,各家各派,同样陷入了哀伤之中。

&ep;&ep;皇帝仅仅只是因为惜才而已,但对于这些人来说,此战损失的,可都是各家各派最精英的弟子。这一次的损失,没有百年时间,根本无法弥补。

&ep;&ep;而这百年之内,诸子百家,将会出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