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每个周末,沈青城的弟妹,都要来家里开一次荤,一个周末要吃掉三四天的伙食费。

&ep;&ep;老太太是一个子不出的。

&ep;&ep;沈青城又想起来了,在他出意外之前,若若跟他抱怨过一次,说他弟妹每周都来,家里的伙食费严重超支。

&ep;&ep;他当时安抚若若,叫她忍忍,弟妹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就不会再来。

&ep;&ep;但是现在,他一点都不想惯着弟妹,他们已经满十八了。

&ep;&ep;换了个身体亲身经历一次,他发现自己压根忍不下来,若若那时候一定忍的很辛苦。

&ep;&ep;“来就来呗,妈在家饿不着他们。”

&ep;&ep;沈青城越发觉得妈偏心,“我这个当大哥的,给他们供到高中毕业,无论情分还是本分,都已经做够了。”

&ep;&ep;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沈青城妈可不会觉得够,他弟妹也不会觉得够。

&ep;&ep;林若说:“回头妈又要跟你哭穷。”

&ep;&ep;第6章出意外

&ep;&ep;沈青城给林若算了笔账,他头五年的津贴,每个月汇一半回家,拉平均一年有五百。

&ep;&ep;“那才八几年啊,猪肉才七毛五分钱一斤,双胞胎弟妹的学费一学期才五块钱,粮食都是自家种的,老太太每年至少还能存下来两百,五年就是一千。”

&ep;&ep;后面的五年津贴长了,每年差不多寄回家八百块,说是给他养孩子,一个才几岁的孩子在农村老家,花不了多少钱,他.妈每年至少还能存一半下来。

&ep;&ep;“我算了一下,妈手上两三千还是有的。”

&ep;&ep;老太太手里头的存款,比他们两口子宽裕。

&ep;&ep;林若翻着账本,晚上吃的那样素,今天没有买菜,花销是零。

&ep;&ep;她合上账本问道:“妈的账你门儿清,那你知道咱们现在手头上一共有多少钱吗?”

&ep;&ep;沈青城转业回乡的时候,手上还有两千存款,再婚娶的又是若若条件这么好的姑娘,给了六百六彩礼。

&ep;&ep;老丈人话里话外,这女儿嫁亏了,两份好工作全没了。

&ep;&ep;“我又补了五百四,凑了一千二的彩礼钱,剩下的八百,办酒席、置办家具,花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一百多块,都交给你了。”

&ep;&ep;老丈人总觉得这个女儿嫁的血亏,也没给嫁妆,家里的家具家电,小到锅碗瓢盆,都是沈青城临时置办的。

&ep;&ep;结个婚,也给手里的积蓄花干净了。

&ep;&ep;林若原本伏在床头柜上写日记,听到沈青城算账,猛的回头,“你后来又给我爸补了五百四?”

&ep;&ep;沈青城:“你不知道?”

&ep;&ep;林若不知道。

&ep;&ep;沈青城给六百六彩礼不算少了。

&ep;&ep;林若爸本来就不同意这门婚事,连个搪瓷缸子都不愿意陪嫁,林若就朝她爸要沈青城的彩礼,他爸给了她六百六。

&ep;&ep;林若气的瑟瑟发抖,上辈子她压根不知道,彩礼被她爸扣下一小半的事情。

&ep;&ep;她会点儿外语,没出嫁之前在老外开的西餐厅里打工,其实工资比她爸还高,两年给家里赚了四千块。

&ep;&ep;出嫁的时候朝她爸要一半带走,林海国说大哥娶媳妇、给弟弟买工作,家里开销没剩什么了。

&ep;&ep;她说那既然不给陪嫁,沈青城的彩礼钱,她得带走。

&ep;&ep;她是没想到,亲父女呢,只是没按照他的要求嫁人,没给弟弟换来份好工作,彩礼上居然还瞒下一小半。

&ep;&ep;气不气人!

&ep;&ep;从小到大,她干的家务最多,发了工资自己舍不得花,给爸妈买衣服、带他们去西餐厅吃饭,工资上交。

&ep;&ep;说是替她存着,最后一分没花在她身上。

&ep;&ep;明明自己才是最孝顺的那个,爸妈却偏心哥哥和弟弟。

&ep;&ep;要说对她不好吧,也说不上来,她比别家的姑娘日子都要顺畅些,但是不能对比,横向跟哥哥弟弟比,真真要被气死。

&ep;&ep;这六百六的彩礼是林若的私房钱,她暂时还不想让沈青城知道,所以,林若爸扣下彩礼钱的事,她就没说。

&ep;&ep;林若扒拉下钱匣子,里面是这个月刚领的工资,加上给小南买运动鞋剩下的几十块,加起来不到三百。

&ep;&ep;“反正钱都在这匣子里了,你知道妈比我们有钱就行。”

&ep;&ep;“行,我心里有数,那明天咱们去动物园逛一天去?”

&ep;&ep;他那对双胞胎弟妹,明天来肯定又要让他帮着在城里安排份工作。

&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