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大概是姜锦的表情实在是太诧异太匪夷所思,陆管事突然觉得姜锦说的也确实是那么回事,虽然地位天差地别,要论日子过得如何,也同样是天差地别呢。

&ep;&ep;“那也保不齐你想借着我们定南侯府的名声打出名声呢。”陆管事底气有点不足了。

&ep;&ep;姜锦高冷的表示,“你也太高看你们定南侯府的名声了?谁不知道你们定南侯世子嫌贫爱富抛弃发妻?我要是想要再有名一点,给礼部王大人送包子更靠谱呢。”

&ep;&ep;王大人就是之前写包子诗的那位礼部侍郎,这位老兄自从那日之后也爱上了姜锦店铺里的包子,经常隔三差五打发人来买。

&ep;&ep;陆管事竟有点无言以对,要论名声,定南侯府的名声可真的不算好,本来陆齐林立了大功,正是刷一波好名声的时候,但是因为出了休妻另取之事,反而成了死人品德不过关的铁证。

&ep;&ep;而姜锦么,虽然也有些假道学唧唧歪歪的说姜锦不该抛头露面,但是不管是外界传言还是那些文人写的诗词歌赋里还是赞美姜锦的多。

&ep;&ep;“总之,我是没那个闲工夫管你们定南侯府的事的,也不想跟你们扯上关系。”姜锦瞥了陆管事一眼,然后翻了个白眼,“我又不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又往风浪尖上凑?”

&ep;&ep;陆管事有心多说两句,偏好巧不巧的,姜锦刚刚提起的礼部侍郎王大人的家人来买包子,顺带送了一副字词,是由即将下市的春笋包子惋惜春天时光短暂的。

&ep;&ep;写的么,比起李杜自然是差远了,然而在当下也是数得着的诗了。

&ep;&ep;姜锦忍不住怼了一句陆管事,“瞧见了么,我想要个名声,还要扯上你们定南侯府?”

&ep;&ep;这才是刷名声的正确方式好不好?

&ep;&ep;陆管事这回是真的坐不住了,灰溜溜的走了,姜锦则投桃报李的把新出的包子分了一半儿送给那位王大人,美其名曰,帮忙试试口味。

&ep;&ep;王大人当然觉得很高兴,而且觉得这事备有面子,于是又写了一首春芹的诗词,送了过来。

&ep;&ep;姜锦一高兴,两种口味芹菜包子都上线了,春天的芹菜鲜嫩可爱,芹菜特有的味道并不浓郁,颜色却是让人心动的嫩绿,不论是搭配五花肉还是搭配豆腐豆腐干,口味都很丰满。

&ep;&ep;当然不可能有春笋丁五色包子那样的傲娇,但是同样很受欢迎。

&ep;&ep;同时令人可惜的是,萝卜馅儿的包子姜锦撤了,已经逐渐越来越往暮春走,好的萝卜越来越少了。

&ep;&ep;倒是随着几场雨后,林间的鲜蘑开始上市了,不过这会儿的蘑菇还没有大量养殖的,姜锦也不可能用于大量做包子馅儿,倒是炖了一回蘑菇鸡汤,做了个凉拌杂菇,又清炒了几次。

&ep;&ep;恩,蘑菇和火腿也很搭呢。

&ep;&ep;姜锦幸福的小生活没有被打扰,定南侯府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了。

&ep;&ep;如果说定南侯府就安然想当个勋贵,当然可以不理会名声什么的,但是陆齐林父子其实都还野心勃勃想要有点作为的。

&ep;&ep;但当三皇子宴请前来参加科举的那些有点名气的举人,有那桀骜不驯的喝多了酒在席上指出陆齐林品德有亏的时候,陆家父子就有点尴尬了。

&ep;&ep;虽然这事,两人做的真的还是挺缺德的。

&ep;&ep;不久,长宁郡主也听说了这事,多少也有那么点过意不去,毕竟如果当时在绸缎庄她要忍气吞声了,也不至于闹出来。姓姜的女人多了去了,谁知道姜氏是这个姜氏,还是那个姜氏?

&ep;&ep;于是她给陆齐林提了个,在她看来的行之有效的建议。

&ep;&ep;“要不,你给姜氏一笔银子做封口费吧,让她解释下,说你们没什么关系不就行了?”

&ep;&ep;陆齐林却不觉得这个主意挺靠谱,“姜氏那个女人牙尖嘴利,性格冷硬豁得出去,我看就算是给钱就白搭。”

&ep;&ep;长宁郡主却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她虽然确实牙尖嘴利,但是还是挺讲理的,虽然爱钱,收了银子,倒也办事。”

&ep;&ep;陆齐林奇怪的道,“你这话说的,你给过她银子不成?”

&ep;&ep;长宁郡主有那么一点笑尴尬,不太敢抬头看陆齐林,“其实还真给过,那会儿,家里家外都反对,我怕节外生枝,或者有人借着她的名义生事,就给了她点钱,她也许诺了不在我们的婚事上使绊子。”

&ep;&ep;然后姜锦确实是没在长宁郡主的婚事上再插一句嘴。

&ep;&ep;陆齐林其实有点不信,想了想,反正他眼里的姜锦,呃,好像一开始也是讲理的,如果不是他娘王氏找了姜氏贴身丫鬟的麻烦,也不至于闹到这般地步。

&ep;&ep;长宁郡主摇了摇他的胳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