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果然前面早就把那灌汤包吃完了,不过矜持些,不好过去后院再要,姜锦送来的这一盆包子可以说瞌睡来了枕头,马上就下了肚。

&ep;&ep;自然都夸姜锦的厨艺好的,其中有个是王大郎的亲戚还颇替王家可惜,不过这人倒不是那等不厚道的人,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也知道王家做事不地道,人家看不上也正常。

&ep;&ep;蒋二是一脸惊艳,他本觉得这平民百姓家吃个家常宴席有什么好吃的,没想到还真好吃呢。

&ep;&ep;同席的卫三郎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没想到姜锦的厨艺这么好。卫三郎他娘的厨艺,大约也只是做的能吃罢了,因此他一直偏瘦,现在么,看着姜锦的眼神更热切了。

&ep;&ep;见众人夸奖,姜锦本就有心打个广告,此时就笑着道,“大家觉得好吃就行,我寻思着做个小生意,如今看看倒不如卖卖包子,也能混口饭吃呢。”

&ep;&ep;大家自然都说要捧场,姜锦其实也不很指望,但她也不求别的,至少给人留个印象,到时候生意开头的时候就没那么艰难。

&ep;&ep;吃吃喝喝一中午,等到下午时候,众人都散了,姜锦也累的不轻,用热水刷了碗筷,往床上一趟,睡到了傍晚,还是柳叶把她喊醒的。

&ep;&ep;姜锦见她站在床前,忙道,“你怎么起来了呢,还不去歇着。”

&ep;&ep;柳叶笑道,“不碍事,哪里就瘸了呢?”

&ep;&ep;柳叶那被那倒了的墙砸的一下可不轻,不仅烫伤了,而且还有些伤到了骨头,虽然没骨折,大抵是骨裂,伤筋动骨一百天,到底也得好好养养。

&ep;&ep;“这不是有二楼么。”

&ep;&ep;这宅子要说确实是买的很值,前面铺面是二层的,后面二进院子也是两层小楼,楼前院子有井,水颇甜,不然原主也不开茶馆。二层楼后还有个小后院,种了几样花草还有几竿竹子,打理的不怎么样,不过院墙颇高。

&ep;&ep;姜锦住在二楼,柳叶伤了腿,住一楼,宅子不小,家什还没置办多少,还是显着有点空。看着空荡荡,雪洞一样的屋子,柳叶忍不住道,“若是阿容在,就好了,好歹也热闹点。”

&ep;&ep;姜锦叹了口气,“个人有个人的缘分,但愿他过的好。”

&ep;&ep;要说柳叶的心地比起自己还是要善良不少,至少姜锦对阿容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芥蒂,当然,感情也是有的,想来想去还是比较复杂,也就不多想了。

&ep;&ep;等过了两日,孙老大夫夫妻也告辞回乡探亲了,临走送了姜锦一个匣子,姜锦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封银子大约是五十两。

&ep;&ep;姜锦吃了一惊,连忙推拒道,“这银子我可不能收,师父师母照顾我那么多,我还没孝敬呢。”

&ep;&ep;孙老太太笑道,“你收着吧,本就是你该得的,上次卖方子那事,若不是你,林家还能看上我们的方子?卖了钱本来也该分你一股儿。先前你说买房就要给你的,不想你不声不响的就买了,如今手头肯定不松快,拿着用吧。”

&ep;&ep;理是这个理,姜锦是帮孙家医馆的成药改革了一下外包装,但是实际上,方子还是那个方子,何况如果最初不是孙老大夫的帮助,姜锦肯定比现在艰难不少。

&ep;&ep;姜锦现在手头虽然不松快,却也不紧,便不想要,不想孙老太太执意不收,姜锦只好收下,记在心里。

&ep;&ep;送了孙老大夫回来,姜锦也是百感交集,她来古代这一年,坏人碰见了不少,好人也碰见了不少。

&ep;&ep;一时收好了银子,也到了中午了,姜锦正寻思着做点什么饭。家里肉还是有的,天冷,那猪腿放在外面就冻上了,但是青菜不多,便想去集市上看看买点菜。

&ep;&ep;刚出来门,就见前几日在他家吃过的饭的一个大哥正有些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瞅,姜锦有些奇怪,不过还是笑道。

&ep;&ep;“孙九哥,这么巧?”

&ep;&ep;那孙九哥见是姜锦,稍微有点小尴尬,不过笑道,“上回在你家吃的包子挺好,你不是说要开包子铺吗?我看看什么时候开,好买了给家里人吃,我娘最喜欢吃包子肉馒头,上次吃了后就念念不忘,我媳妇总做不出来那个味儿。”

&ep;&ep;这孙九哥是附近有名字的孝子,开车马行的,家境也颇厚实,要是他老娘喜欢吃了,他还真有可能日日买的。

&ep;&ep;因此姜锦笑道,“总要收拾收拾,选个好日子,倒时候我亲去九哥那里说。”

&ep;&ep;孙九哥松了口气,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这真是太麻烦姜姑娘了。”

&ep;&ep;姜锦其实有个顾虑,本来她和柳叶主仆二人,倒也相得益彰,如今柳叶腿脚有几分不便,难免有些人手不足的担心。

&ep;&ep;不过,整日闲着也不是个事,多多少少卖些,也是个生意,实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