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于是我跟好友聊天,痛定思痛,决定把男二转正,同时把受的职业方向重新调整为爱豆……就有了现在这个版本。

&ep;&ep;吴樾,素人选秀,出道失败,演习赚钱,返回舞台,获得成功。这就是事业线的全部,规划起来非常顺利。并且你会发现,如果攻受是同行,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还可以作为感情催化器。

&ep;&ep;然后我遇到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人称。

&ep;&ep;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写第一人称,时至今日我也想不起来当时为啥给自己这么挖坑。第一人称的视角,是很方便读者靠近这个人物的,但同时意味着,“我”能收到的信息会局限于“我”的生活:吃、穿、住、行,先得给到动作,才能从我的视角去观察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你要同时做到这些事情:让“我”成长,让“我”受挫,让“我”听到其他人对我的评价,然后写这其中每一步细腻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甚至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我”的时间:我该怎么去把握故事发展的节奏呢?我不能丢下“我”然后跨到天上俯视全局啊。

&ep;&ep;啊……很崩溃,尤其是故事发展到中期的时候,格外崩溃。

&ep;&ep;“我”身上流动的时间是跨不过去的槛,没人能跨过去。我写得很难受,我估计读起来也会很难受。我看了很多写作书,想要去解决视角和节奏的问题,但未果,因为大部分写作书只会教你故事技巧,很少有视角转换。这些困难表现在故事里,就是我描写事业线的时候很简略,但写攻受约会的时候往往占用三到五章。并且第一章,介绍李洹载事业的时候(同时也是铺垫整个大环境),一点都不能再省略了:不写粉丝斗争,侧面刻画不出来竞争激烈,和爱豆这项事业作为文化消费品的残酷,成为爱豆是要有取舍的。

&ep;&ep;这个问题一直没被解决,只有最后临完结的几章,通过倒叙插叙甚至是完全第三人称视角的采访,跳过时间流逝,手感才好一点。如果你读起来觉得很难受,别为难自己,这一定是我的问题。谢谢你阅读这些,希望没让你觉得太过痛苦。

&ep;&ep;写作过程就是一步一个坑,卡得非常难受。也只有回过头来总结,才能发现哪里其实能做得更好,给下一本做准备。

&ep;&ep;三、人物成长

&ep;&ep;这是我写这篇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仅次于第一人称视角之外。

&ep;&ep;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对笔下人物的感情,是把他们当做孩子一样,看他们冒险,经历一些事情,实在不行有我这个老母亲兜底,就这样。

&ep;&ep;吴樾,我对他的最终目标是重返舞台,获得成功。所以我要规划他的行动路线:已经设定是素人,舞蹈就没啥戏,能唱歌不跑调,有目标就会坚持到底,咸鱼但没完全躺平。

&ep;&ep;同时我看过很多,现实向的,爱豆自己对爱豆这个行业的探讨,娱乐公司企业家的访谈,或者根据这些人物去看他们的职业轨迹……基于现实的因素(我写文是很看重逻辑,即在真实世界里可行性的,不然我连自己都没法说服),确定了。

&ep;&ep;最终适合他的职业定位,是创作型歌手。

&ep;&ep;故事里的所有人,我可以严谨地告诉大家,我是这样设定的:

&ep;&ep;吴樾,素人,行业平均水平的歌手实力,创作能力上限只受限于他的音乐功底。或者我换个方法形容,他是一个天才画家,他画作的水平,第一取决于他是否意识到自己能够画画,第二取决于是否有机会拿起画笔,第三取决于他学会了什么画画技术、掌握了什么画画素材和原料。他的事业会是厚积薄发上升型。

&ep;&ep;可以说,因为李洹载看到他的能力,所以后面才会甘愿放弃事业(虽然也赚够一辈子的钱了,俩人其实都是苦出身,不爱挥霍,不工作也能过好这辈子没问题),在家当贤内助。

&ep;&ep;李洹载,天赋型歌手,有创作能力和实力,但创作能力有限(上限是他的情感体验的上限,但他俩都不爱折腾,就等于说是后期无事发生了)。他的事业是抛物线,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极限,所以在抛物线的高点选择结束。

&ep;&ep;当然,也有为了不影响吴樾事业的因素在内。

&ep;&ep;许嘉禹(peak9选秀排名第一),日韩体系下无可争议的标准爱豆,敬业程度业内第一,没有创作能力。整个故事里颜值第一,也很事业心,不恋爱脑。做事都合乎逻辑,场面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ep;&ep;jeffery,安然,就比较偏向国内的爱豆发展方向,有一些实力,很愿意努力,如果没有黑幕他们就一定会出道,但出道以后怎么发展是另外的问题。安然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就选择多线开花:有戏演就去演戏,同时保持对音乐的学习,不丢掉舞台这个基本盘,同时往音乐制作人方向靠拢。jeffery后期能够发展的方向更窄一些,颜值不高不低,唱歌水平也是水平线,唯一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