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大宋朝廷轻武重文。

&ep;&ep;因为科举在隋唐时期基本都是门阀世家、高门大户的特权,到了宋代之后才渐渐成为一种相对平等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此时起,官员不再是以推荐的方式产生,寒门子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官途。

&ep;&ep;十年寒窗一朝高中成为大宋读书人的梦想。

&ep;&ep;秦观柳永苏东坡李清照,哪一位不是流芳百世的词作大家?

&ep;&ep;而商人,这个经济上是巨人,政治上是矮子的特殊团体,或是为了子孙后辈的官道铺路,或是为了家族生意更加红火,都乐于与书生为伍,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知州是否便是曾今身边的一个文人。

&ep;&ep;商人结交文人,文人靠商人助资,于是,诗社这个团体便应运而生了。

&ep;&ep;各个大小诗社每月会由某个商家出资聚上一聚,聊些国家大事,百姓民生,自负学富五车之人便要吟上两句,而这种场合,大多是不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诗词产生的。

&ep;&ep;重头戏是每逢佳节时,所有诗社都会各自聚集,这里才是众才子大展拳脚的地方,书生们会将在家斟酌许久改了又改的诗作拿出来,由诗社做一轮筛选,择出佳篇之后与代表自家诗社的烟火一起送到城中的碧海阁,再剔除一轮之后,才会送上阁楼,最后经过阁上的几名阁老点评,选出最优者,在子时燃放那只诗词所出诗社的烟花昭告全城。

&ep;&ep;而作为广陵城内数一数二的商户,云家自然也是有诗社的,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竹西诗社。

&ep;&ep;每月十六日,是竹西诗社聚会的日子,这一天,诗社内的才子们聚在云家蜀岗别院高谈阔论把酒言欢,别的诗社成员也可以上门探讨切磋,既然是在云家别院,云家人自然也可以参加,云家家主云煥成立这个竹西诗社的目的,便是为了让自家子侄多受些文采熏陶的。

&ep;&ep;与寻常青衫布帽手持折扇的书生们不同,唐钰的打扮有些怪异,一袭白衣如雪,腰间系一条三寸余宽的腰带,脚上踏一对长靴,如此衣着的唐钰刚刚走进云家别院便与这里的环境有着格格不入之感,尤其是众人看到陪同这位少年一起进来的,居然是云家三小姐,云采菱。

&ep;&ep;在周遭的窃窃私语声中,唐钰坦然入座,云采菱以为他会带着白渔儿,便给他准备了两个位置,如今看到唐钰只身前来,索性也就在他的身边坐下,这一幕更加引起左右的一阵喧哗,唐钰瞬间感觉到无数足以杀人的眼神。

&ep;&ep;唐钰苦笑一声,只怕今日不能善了。

&ep;&ep;作为云家长房三小姐,云采菱已然到了出嫁的年纪,为她择夫一事早已提上了云家的日程,这样一个飞上枝头的机会足以令广陵才子们悸动,尤其是在坐这些自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竹西诗社成员们,此刻见到云采菱与一个陌生男子并肩而坐谈笑风生,又怎会给唐钰好脸色。

&ep;&ep;酒过三巡,早有准备的书生们开始跃跃欲试了。这次虽不是什么全城大聚会,对于能否趁这个机会赢得三小姐的芳心,大家都是做足了准备的。

&ep;&ep;看到院中的斗意盎然,竹西诗社的社长云家二代中的四子云义端着手中的酒杯站了起来:“如今月上高楼,正是诗意正浓时,那这便开始斗诗环节吧。”

&ep;&ep;台下的人纷纷点头,又听云义朗声道:“想必大家此番都是有备而来,不过今日我们换个规则,由在下出题,各位现场作诗,考考急才。”

&ep;&ep;这一次,附庸声小了一些,显然是有人怯场了。

&ep;&ep;云义也不在意,左右扫了一眼,见到长桌上摆放着的一个银质酒壶,忽而笑道:“有了,便以这壶酒为题,料到大家毫无准备,那便降低下难度,由在下出前两句,各位再续上两句,如何?”

&ep;&ep;如果只是续上两句的话,在场大多数人或许都可勉强一试,于是乎自信心也恢复了一些,纷纷高声叫到:“请社长出句。”

&ep;&ep;云义捋了捋嘴角的那一缕长须,思考了一阵,忽而笑了笑:“有了,我这上句是: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ep;&ep;众人凝神听了片刻之后纷纷鼓掌叫好:“社长好句。”

&ep;&ep;“那么便请在坐各显神通吧。”

&ep;&ep;在众人的凝眉苦思之中,唐钰正在与云采菱窃窃私语,他从未见过这种场面,也自觉有趣,只是让他去作诗,他却是拒绝的,至于今日应邀前来,完全是想看看有没有与云家合作经商的机会而已。

&ep;&ep;同样对此道不屑一顾的还有坐在不远处的另一位青年男子,他只是喝着酒,不时与周围的书生们打趣几句,见到对方的思绪被自己打断,便鼓掌笑起来,引起更多人的怒目而视之后,并不惧怕,反而笑得更大声。

&ep;&ep;唐钰也注意到了这位与众不同的青年,向身旁的云采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