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2();

read2();  等到路远和老刘头走出村庄,进入战壕的时候,他基本上了解了当前淞沪地区的敌我态势。

总体上来说,蕴藻浜南岸的523团是一支预备队,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有重要的作战任务。

这样的情况对路远来说是有利的,他刚好可以借着这段时间重新熟悉三排的弟兄,尽量对手下弟兄的战斗力做到心中有数。

弟兄们基本都在防炮洞里休息,路远进入三排阵地之后,老刘头把防炮洞里的弟兄们部叫了出来,想要让那些新补充进来的弟兄们认识路远。

路远认为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现在天色已经很晚了,但是老刘头坚持如此。

路远不在的这段时间,老刘头是三排的代理排长。

在路远看来,老刘头完有能力接领一个排长的职务,但老刘头却呵呵笑着做代理排长就已经足够累人了,他的能力就是做一班班长,不想去害其他排的弟兄。

老刘头坚持如此,连长吕渊也只能自己兼任一排长。

弟兄们从一个个防炮洞里钻出来,在老刘头的介绍之下,有些拘谨和好奇的见过三排正式排长。

有大半都是第二次补充进来的,他们在进入523团之前在补充团里接受过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只是没有见过战场鲜血,还算是新兵。

这些新兵弟兄早就听说了排长路远的大名,从老兵的口中了解了排长参与过的一场场血战。

路远从一个学生军官迅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中尉排长,他的枪法和事迹更是被三排的弟兄们传得神乎其神,新兵早就想见一见排长的庐山真面目了。

战壕里有一丝微弱的光亮,大家勉强能够看清楚路远的脸。

新兵们眼睛放光,发现排长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年轻,稚嫩的脸上还没有完褪去书生气,但是双眼中却带着摄魂夺魄的精光,几乎不敢与之对视。

老刘头表现的非常郑重,路远也只好板着脸见过一个又一个新兵,偶尔会询问一个新兵弟兄的家乡和他们的亲人情况,眼中带着威严,但是又努力做出体贴下属的样子。

不知不觉间,他说话做事的方式都有些类似徐名厚。

总的也就是20来个兄弟,很快见完。

老刘头将三排的两个班长叫到路远面前,一班长是他自己兼任,二班长是不爱说话的李怀胜,三班长依旧是杜云生。

大喇叭和王铁柱随路远一起参加夜袭行动,两人身受重伤被转运去了南京,不知现在是死是活。

三排里路远熟悉的老兄弟越来越少了。

“新兵的情况怎么样?”路远问道。

他的目光看着闷葫芦似的李怀胜,示意他先来回答。

路远进入三排以来,与李怀胜说过的话加在一起还不超过十句,他对老刘头和杜云生都有所了解了,却依旧感觉与李怀胜不熟。

不过李怀胜能够活到现在,没有当逃兵,没有怯懦,能够同时得到老刘头和杜云生两个人的信任,想来作战能力是有的。

李怀胜感受到了路远的目光,微抬眼皮看了一下,随即道:

“二班有一半都是新兵,在来时的路上还被鬼子飞机炸死了一个,现在只有13个兄弟。看起来胆量和勇气是不缺的,只是少了些经验。

如果战斗打响,我保证不会出现一个逃兵。”

路远不动声色地皱了一下眉头。

赵平的事他已经与吕渊说过了,现在战事紧迫,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一个逃兵,只能让他自生自灭。

听到逃兵两个字的时候,路远的眉头总会跳一下。

李怀胜言简意赅的说完后又垂下了头,自顾自的抽烟,显然不想再多话。

老刘头和杜云生也先后发言,意思与李怀胜所说的相差不大。

新兵没有见识过真真正正的血战,心里对战争还有一些憧憬,战意昂扬。

反而是老兵表现的有些沉默和沉重。

这段时间,京沪地区的老百姓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团体迎接从后方赶来淞沪战场的军队,同时也不断的给正与鬼子厮杀的各部队慰问品。

经常有学生出现在阵地上,赞扬抗日救国的勇士。

老百姓的热情支援让进入淞沪地区的所有國军弟兄大受鼓舞,很多人甚至觉得,为了报答老百姓的支持,死了也是值得的。

日本人步步紧逼,不断压迫,不断蚕食,中国军民早已经受够了窝囊气,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只为打击侵略者,保种族不灭,国家不亡!

年轻人又是最易于受到社会情绪感染的,自然而然的升起昂扬的战斗意志。

只是战场毕竟是残酷的,那个死在鬼子轰炸中的新兵兄弟怕是连小日本长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

听完三人的话后,路远微微颔首,道:

“小鬼子的飞机和大炮很厉害,防炮洞和战壕一定要尽可能的修的坚固一些,切不可马虎大意,否则一发炮弹落下来,不知要死多少弟兄。”

东边还在传来隆隆的炮火声,闪电似的光芒在云层中乍现闪烁。

敌我双方的对战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