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的某天,京城城门口出现了几大群乌泱泱的侍卫和一串奢华无比的马车。

其中四顶马车的规格更是超乎寻常,车前是神俊非凡的壮马,整齐划一地行走着;马车车厢饰着龙凤纹和各色精美宝石,宽大的如同一间房屋。

仪仗队和禁军护卫一群群,占据了整个城门,场面非常宏大。

一些有见识的民众见到,低声惊呼:那是龙辇!

然后,不等护卫赶人,就立刻避到旁边去,找个高处呆着继续看热闹。

“怎么会同时出现四辆龙辇?”城墙上,一个老者嘀咕道,旁边的人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旁边正好有个礼部的官员,笑道:“老丈不知道了吧?今日是大盛事,几个皇帝同时出行呢!最前面的龙辇中坐着的是辽国的耶律大帝,旁边的侍卫也都是辽人,你看那车身装饰,增加了辽国人喜欢的风格。

最后面龙辇中坐的则是西夏国主,车身纹饰中多了西夏国的风格,那些侍卫也穿着西夏国的服侍,窝眼高鼻,应该也都是西夏人。

第三辆龙辇,坐的就是我们的皇上,领头的护卫是禁军都指挥使谢大人,呶,那个骑在枣红色马上的高大男子就是谢云霄谢大人。”

礼部官员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下方的人员的人员介绍。

“居然是三国皇帝一起出行,这次真的长见识了,小哥,那第二辆龙辇里坐的是什么人呀?老头子看这些龙辇中,第二辆最大,马匹也最多,别的龙辇是六匹马,这辆是十二匹马,而且那些马都是雪白。”

老者觉得遇到了个明白人,赶紧出言询问,周围的人也都围拢过来,想要解惑同样的疑问。

那个官员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骄傲地说道:“第二辆龙辇中的人,不用说,肯定是安宁长公主和明王殿下。”

“原来是明王殿下回来了。”老者高兴地说道,“国朝的皇上不错,居然允许我们的明王殿下和安宁长公主乘坐龙辇。只是,龙辇是皇上的最高颜面,要是一个国家有几个人可以用这种龙辇,会不会……”

老者没有说下去,但是那个礼部官员听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旁边围拢的那些人也都听明白了,伸长脑袋等着官员的回答。

“你们担心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你们没有发现那辆龙辇的马匹和车厢都比其他三辆龙辇更好吗?”礼部官员笑着说道,见大家不解,想着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开,便解释起来。

“安宁长公主就是兴国公和弄玉公子,在我朝是督政金鞭的主人,手中的金鞭连皇上都可以打。

而且,除了在国朝的三个身份外,她还是辽国的圣女和西夏国的国师,耶律大帝和西夏国主都是安宁长公主的弟子。

两国皇帝一前一后,就是要在出行的路上给安宁长公主当护卫的意思。

圣女是辽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人,西夏国的国师也无比尊崇,连皇帝都要听从她的建议,所以,安宁长公主的身份其实比三国的皇帝还要尊贵。”

众人听了,都觉得难以置信,可是见礼部官员不似说谎,都看向下方的车队,目光灼灼地盯着第二辆龙辇。

“第二辆龙辇的仪仗规格高出一阶,原来是因为安宁长公主的身份更加尊贵呀!”老者恍然大悟道。

“西夏国师我们没有听说过,但是辽国圣女的事迹却是如雷贯耳的,种种神异传遍天下,没有想到圣女居然就是我们的安宁长公主。”另有一个说道。

“可不是,我们有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安宁长公主的功劳。我们与西夏、辽国签订和平条约,就是安宁长公主促成的。”礼部官员无限感慨道,“这些,本官也是才知道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询问起其中详情来,礼部官员便把自己知道的消息一一告知众人,这一说,就说了大半个时辰。

下方的车队早就离开了大家的视线,可是那些人都还朝着前方张望,似乎能透过高大的城门,看见早已远去的龙辇以及那个风华绝代的神仙佳人。

同样的疑惑和问答在国朝各处上演,凭借着晚春的暖风,把谢漫洛的身份迅速传到辽国、西夏等地。

辽国圣女、西夏国师和安宁长公主其实是同一个人!

这个消息,震惊了各国的朝堂贵人和底下的普通民众。

之后,大家又齐齐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自己国家的安宁长公主、圣女、国师就是世界最厉害的人,没有之一。

自己尊崇的人多了其他身份,知道邻国的人也与自己一样得益于同一人,各国的民众出奇地和睦起来,在心里有了对方与自己是一家人的感觉,大一统的观念在大家心中悄悄地发芽。随着消息传开,谢漫洛在大家的心目中也越发神秘起来,她的名字成了需要避讳的字,大家用“圣人”来称呼她。

三国皇帝陪同她回苏州祭祖的消息也传开了,苏州城一时间人满为患。客栈连柴房、马厩都住满人,家中有空余房间的当地人,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收留了从外地涌来朝圣的人。

大家都希望能见心目中的圣人一面,哪怕只是远远地见上一面也好。

谢之恒和苏州官衙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本来三国皇帝和谢漫洛到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